牛顿第二定律一、教学目标:1.理解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 2.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知道公式的确切含义; 3.知道得到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过程; 4.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总结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知道控制变量法. 二、重点难点 重点: 牛顿第二定律. 难点: 实验和总结定律的过程. 三、教学方法实验法(控制变量) 、归纳法 四、教具多媒体设备,两辆质量相同的小车,光滑的水平板(一端带有定滑轮);砝码(一盒),细绳、夹子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我们知道: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产生加速度,而加速度又和物体的质量及所受外力的大小有关,那么:加速度跟物体所受外力的大小及物体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本节课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加速度和力的关系:(控制质量不变) 1、实验装置:两辆质量相同的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板上,小车的前端各系上细绳,绳的另一端跨过定滑轮各挂一个小盘,盘里放有数量不等的砝码,使两辆小车在不同的拉力下做匀加速运动。 2、两点说明 a.砝码跟小车相比质量较小,细绳对小车的拉力近似地等于砝码所受的重力。 b.用一只夹子夹住两根细绳,以同时控制两辆小车。 3、实验方法: a.在两砝码盘中放不同数量的砝码,使两小车所受的拉力不同。 b.打开夹子,让两辆小车同时从静止开始运动,一段时间后关上夹子,让它们同时停下来 C.比较两辆车在相等的时间里,所发生的位移的大小. 结果: 所受拉力大的那辆小车,位移大 4、分析推理:用心 爱心 专心 a.由公式得到在时间 t 一定时,位移 s 和加速度 a 成正比; b.由实验结果得到:小车的位移与他们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5、结论:对质量一定的物体,加速度跟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即: (三)、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控制外力不变) 1、实验装置(同上) 2、实验方法 使两辆小车所受拉力相同,而在一辆小车上加放砝码,以增大质量,研究加速度和质量之间的关系。 3、实验现象 在相同的时间里,质量小的那辆小车的位移大。 4、分析推理,得到结论: 在相同的力作用下,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即a1/a2=m2/m1 或 a∝(四)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1、表述 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且加速度的方向跟引起这个加速度的力的方向相同。2、公式表示:a∝或者 F∝ma 即:F=kma 如果每个物理量都采用国际单位,则 k=1; 3、力的单位(牛顿)的定义:使质量为 1k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