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冬残奥会观后感及个人感悟(7 篇) 残奥健儿始终胸怀壮志、逆风前行,用别样的精彩演绎永恒的奥林匹克精神,也映照着中国体育事业的生机与活力。我在这给大家带来 2024 年冬残奥会观后感及个人感悟(7 篇),欢迎大家借鉴参考! 冬残奥会观后感及个人感悟 10 日晚,北京残奥会场地自行车男子项目的竞赛正在进行。澳大利亚的电视台解说员语速越来越快,甚至来不及喘气,语速堪比运动员车轮旋转的速度。随着两组运动员几乎同时冲过终点线,解说员的声音终于平缓下来,屏息的观众也终于可以跟着喘口气了。 残奥会带给人们的是同样吸引人的体育竞赛,观众可以从中获得同样的快感。这样精彩的体育竞赛,与健全人参加的竞赛别无二致。澳大利亚残奥会运动员卡特里娜·维博日前在北京说:“我希望大家都能看看残奥会竞赛,有人认为残奥会重在参加,竞赛次之,但我要说,残奥会跟其他任何运动一样,每个运动员只有奋力拼搏才能成为佼佼者,残奥会一样有兴奋和失望。” 今年 31 岁的澳大利亚田径运动员卡特里娜,18 岁时被当作有前途的球类选手进行培育。但不久后她患了轻度脑瘫,便转战田径赛场,至今已在三届残奥会上获得 3 枚金牌、3 枚银牌和 1 枚铜牌。从健全人到残疾人,从奥运会到残奥会,卡特里娜体会更多。她说,残奥会是真正的体育竞赛,只不过运动员碰巧身有残疾而已,但他们训练的艰苦比以前更甚。 经过几十年的进展,残奥会正在吸引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在澳大利亚,20 年前残奥运动员甚至没有队服,而且要自己支付旅费。现在运动员们不仅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大量资金支持,而且还可以获得更好的教练指导。媒体也比以前更关注残奥会,电视转播时长增加了,报纸特写也是栩栩如生。这一切,都与运动员在赛场上奋力拼搏,献给世界同样精彩的竞赛密不可分。 冬残奥会观后感及个人感悟 “今夜的星星比任何时候都要多,我在星光下显得格外漂亮! 贯彻两个奥运“同样举办、同样精彩”的精神。事实上,中国实现这一承诺不仅有着深刻的人文观照为内核,更有着现实的背景作推动力。 四个月前,中国经历了四川大地震的洗礼。整个抗灾救援过程中高扬“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旗帜,值得全体中国人,乃至全人类的永远铭记,必定进入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书写。同年,在中国举办人道主义盛会——残奥会,这场在全体中国人对人道精神有着深刻体会背景下举办的盛会,不啻一次人性升华的仪式。 对于大地震后的中国,残奥会更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