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相互作用 课题 2 弹力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从展示宏观的形变引入,而演示微小形变更为关键,使学生确信微小形变的存在,让学生认识任何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后都会产生形变的事实。在此基础上引出弹力的概念,通过对生活实例的分析,让学生明白平时说的压力、支持力、推力、拉力等都属于弹力。随后对于几种常见弹力的分析,总结出弹力的方向。这里弹力概念的理解和方向的确定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对于胡克定律的教学,从研用心 爱心 专心高一物理新课程优质课教学设计究弹力与形变的定量关系入手得出结论,同时使学生体会图象法是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途径。二、【设计理念】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这是物理教学大纲的明确要求,也是本节课的设计宗旨实现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培养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思维习惯。培养他们对人类知识的浓厚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以及形成创造思维能力。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知道什么是形变和弹性形变2、 知道什么是弹力以及弹力产生的条件3、 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并能判断方向。4、 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会用胡克定律解决有关问题。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确定弹力的方向2、体会用图象法处理数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体验在用简单工具和方法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物理的乐趣,培养学生善于把物理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的习惯。2、 从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入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世界观。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四.[教学重点]1. 弹力产生的条件及方向的判定2. 胡克定律五.[教学难点]弹力概念的理解和弹力方向的判断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弹簧 橡皮筋 橡皮泥 粗导线 直尺 铁架台 拉力器 微小形变演示仪七.[课时安排] 1 课时八.[教学过程][复习提问] 师: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会产生哪些效果? 生:①改变物体运动状态,②改变物体的形状。[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下面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这一侧面出发做几个小实验。演示弹簧、橡皮筋、橡皮泥、粗导线、刻度尺五种器材来做实验;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注意分析这些现象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新课教学]一、弹力的产生 [演示] 同学们利用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