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牛顿第二定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2.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知道定律的确切含义;3.知道得到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过程。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迪其思维,激励其探索的精神。2、培养合作交流的思想,能主动的与他人合作,勇于发表自己的主张,勇于放弃自己的错误观点。教学重点:1.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过程;2.牛顿第二定律。教学难点:牛顿第二定律的意义。教学过程:二、新课教学1、加速度和力的关系:教师活动:(1)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所用的实验装置,教师进行讲解:图中是两辆质量相同的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板上,小车的前端各系上细绳,绳的另一端跨过定滑轮各挂一个小盘,盘里放有数量不等的砝码,使两辆小车在不同的拉力下做匀加速运动。(2)对本次实验中说明的两个问题a:砝码跟小车相比质量较小,细绳对小车的拉力近似地等于砝码所受的重力。b:用一只夹子夹住两根细绳,以同时控控制两辆小车。(3)实验的做法:a:在两砝码盘中放不同数量的砝码,以使两小车所受的拉力不同。b:打开夹子,让两辆小车同时从静止开始运动,一段时间后关上夹子,让它们同时停下来。(4)需观察的现象,观察两辆车在相等的时间里,所发生的位移的大小。教师活动:请一位同学上讲台按老师的要求做实验。学生活动:一位同学在演示,其他的同学一边观察一边分析实验现象(实验现象:所受拉力大的那辆小车,位移大)学生活动:分组展开讨论,积极的思考,选出代表回答。用心 爱心 专心如果学生分析不出,教师加以引导:(5)分析推理:a:由公式221 ats 得到在时间 t 一定时,位移 s 和加速度 a 成正比;b:由实验现象得到:小车的位移与他们所受的拉力成正比。c:推理得到结论:对质量相同的物体,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即:FaFFaa或2121教师活动:(6)巩固练习:a.据2121FFaa 得到:要使物体在短时间内速度的改变很大,即加速度很大,就必须给物体提供 。b.竞赛用的小汽车,要求起动后几秒钟内速度由零达到 60m/s 以上,他们为什么要装备功率很大的发动机?学生活动:分组展开讨论,积极的思考,选出代表回答。教师活动:2: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1)实验装置同上;(2)说明与前次实验的不同。前一次实验中,我们是保持小车质量不变,而改变小车所受力的大小,来研究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