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性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规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物理问题。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纸带的研究,学会分析和处理纸带上记录的运动信息。2、通过自由落体运动的相关物理变化规律的学习,培养分析、推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对自由落体运动的探究过程,体验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2、经历对自由落体运动的探究过程,体会人类对客观世界发现之旅的乐趣。教学重点:掌握并灵活运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掌握并灵活运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复习提问,讲练结合教学过程:一、从复习提问引入:1、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有何特点?谈谈你的理解。答:(1)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2)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同一地点从同一高度下落的快慢是相同的。2、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答:是一种初速度等于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3、什么是自由落体加速度?有什么特点?答:(1)在同一地点,不同物体作自由落体运动时的加速度相同,这个加速度叫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做重力加速度,通常用 g 表示。(2)不同的地理位置,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不同,通常情况下 g 取 9.8m/s2 ,粗略计算时 g 取 10m/s2 。(初中学过的常数 g =9.8N/㎏,实质上是这里的重力加速度)(3)重力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与重力方向相同。4、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如何?学生回答:(1)规律:速度变化规律 Vt=gt , 位移变化规律 S=gt2/2 (2)推论:Vt2=2gs , (3)特点:V1 ∶V2∶V3…=1∶2∶3… S1∶S2∶S3 … =12∶22∶32…SⅠ∶SⅡ∶SⅢ… =1∶3∶5…ΔS=SⅡ-SⅠ=SⅢ-SⅡ=…=gT2二、例题选讲:【例题 1】一个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落至地面前最后一秒钟内通过的路程是全程的一半,求它落到地面所需的时间。解法一:设物体运动的总路程为 S,落到地面所需的时间为 t,则由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得:S = gt2 , S = g(t-1)2由以上两式解得:t=(2+)s 另一解 t=(2-)s 舍去。解法二:利用推论:自由落体运动初速度等于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从运动开始计时起,通过连续的等大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为用心 爱心 专心故有 t1∶1=1∶(-1),解得 t1=(1+)s,所以,落到地面所需的时间为 t=(2+)s【例题 2】一小钢珠由塔顶静止开始释放,最初的 3 秒内的位移为 S1,最后 3 秒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