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历史教学应强调“授之以渔”VIP免费

历史教学应强调“授之以渔”_第1页
1/2
历史教学应强调“授之以渔”_第2页
2/2
历史教学应强调“授之以渔”自学互帮导学法运用的最终目的就是训练学生的学习的方法,即授之以渔.历史素材有如烟海水之多,而真正要求学生要掌握的历史知识,又有如烟海水中之鱼相对于水之少。教师传授历史知识,正如授之以渔。会学习是人素质高的不可惑缺的最重要标志之一。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就学生而言,就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就教师而言,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本人在二十多年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对是否授之以渔与学生学习能力是否提高的关系有切身的体验,加上对自学互帮导学法学习的理解,下面就历史的学法指导谈谈初浅的认识。一、学法指导的作用。“教会学生学习”,是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精髓,也是更新教育、教学的要求,它早就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同。但却又被片面追求升学率而习惯于注入式教学的许多教师无情地抛弃。今天我们强调它,是因为它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应试教育一直捆绑着师生手脚,先生讲,学生听的传统课堂教学,使学生失去了学习主动性、自觉性,大量的多次重复的课后作业,剥夺了学生自学的时间,自省的空间,长期的呆板的被动学习,已让学生变成了容纳知识的机器,这与我国宏观的教育目标背道而驰。更可怕的是学生陷入这种封闭式教育的泥潭不能自拔。国外有人把学生的“学习”直接定义为“学习如何学习”是很中肯的。只有学会了学习的人,才会在前人或他人的基础上进行自觉的扬弃与继承,发展与创新。二、学法指导的方式1、告知学生认知规律告诉学生对学习对象的认识,一般分感知、理解、应用三阶段,因此学习过程可归纳为:激励动机-自读预习—课堂理解—作业运用—复习巩固—自测检验。对一节新课而言,初读自学形成知识线,细读自学加导学形成知识面,生生,师生讨论总结形成知识体,互帮促进整体提高。这种学习套路既告之学生,又在教学中应用,使学生学习能自主,自信,不肓然。2、示范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疑难,思路受阻时,教师要作出示范,展示学法,供学生效仿。如许多初一学生对简述一历史事件,分析作者叙事时的共性手法,便容易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历史事件大致由时、地、人、事、义(结果、意义、作用、影响等)五要素组成,只要将这些要素合理地串连形成一段话就成。并举一例,用不同的语言、不同的顺序将其几要素串连,使其表述同一个完整的历史事件。其次,抽象概括、逻辑推理、梳理系统知识等学习方法,都可向学生示范。3、能力培养能力培养就是培养学生独立自学的本领,掌握学习的技能技巧。(1)、阅读能力。指导学生粗读、细读、精读本领,笔不离手、圈定、旁注,质疑、整理的方法。(2)、获取信息的能力。除课堂外,还可以指导学生以课外读物、网络﹑电影电视、传说、周围历史遗址等中获取信息。(3)、组织能力。如制订学习计划、组织课堂讨论、编写提纲、编制检测题等。(4)、应用操作能力。如识图、材料分析与解答(初中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普遍较差,得分率很低。原因有二:一是知识面窄,二是缺乏自信。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多展示些相关素材,也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强化互帮环节,在平时学习中整体提高分析,概括,判断能力,能力的提高,自信也伴之而来。)等。(5)、智力活动能力。如记忆方法、理解、质疑、预见等。4、加强学习心理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历史学习,既包括认识活动,又包括情感、意志、性格等意向心理活动。要把握好学生心理状态,激发其学习热情。另外,学习方式的确定要科学,一旦确定,不要轻易变动,让学生在经常的学习方式引导下形成学习习惯,形成学习套路.华蓥市高兴四通路175号蒋永煜电话:13551621175座机:4551353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历史教学应强调“授之以渔”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