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高考考试大纲修订:体现素养导向 问:为什么要修订考试大纲? 答: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法律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考试评价、复习备考的依据。修订和颁布年度考试大纲是一项例行工作,教育部有关部门每年都邀请专家,依据高校人才选拔需求、国家课程标准调整以及考生实际水平变化,对考试大纲进行修订。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的总体要求,2024 年要全面推动考试招生制度各项改革,考试大纲作为考试内容与形式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进行适当的修订调整。 问:考试大纲修订坚持怎样的原则? 答:本次大纲修订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整体稳定,推动改革创新。处理好继承与进展、稳定与创新的关系,在保证考试大纲总体框架不变的前提下,进一步巩固考试内容改革成果,确保高考内容改革的顺利推动。二是优化考试内容,着力提高质量。科学设计考试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适应经济社会进展对多样化高素养人才的需要。三是做好与新课程标准理念的衔接,在高考考核目标中适当体现核心素养的要求,梳理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层次与关系,体现素养导向。 问:主要修订了哪些内容?修订的过程是怎样的? 答:这次大纲的修订工作是在广泛调研、听取包括高考命题专家、课程标准修订专家、教育测量专家、中学教学讨论人员以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意见基础上形成的。考试内容的主要变化是:在强调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合理设置必考内容与选考内容,满足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契合课程标准的`修订方向。语文科是将文学类文本阅读、有用类文本阅读设为必考内容,以适应高校对新生基本能力和综合素养的要求;物理科是将以往的动量和近代物理等选考内容列为必考,目的是满足高校对人才选拔和未来培育的基本素养要求,又有利于引导中学教学加强对物理基本理论的教育教学。数学、历史、地理、化学等科删掉了部分选考内容,以减少重复考查。此外,考试大纲还增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凸显育人导向。如,在语文中增加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在数学中增加数学文化等内容。 问:如何保证新大纲更好地引导教学和复习备考? 答:为了保证新大纲更好地指导教学备考,教育部有关部门日前组织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考试机构相关人员和基础教育教研部门负责人开会,集中宣讲 2024 年考试大纲修订的目的、意义和内容,部署考试大纲宣传和适应性测试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