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甲苯二异氰酸酯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

甲苯二异氰酸酯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_第1页
1/10
甲苯二异氰酸酯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_第2页
2/10
甲苯二异氰酸酯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_第3页
3/10
甲苯二异氰酸酯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特别警示可疑人类致癌物。吸入剧毒,遇水反应放出有毒气体,不得使用直流水扑救。理化特性有 2,4-TDI 和 2,6-TDI 两种异构体。按异构体含量的不同,工业上有三种规格的产品:1・TDI-65,含 2,4-TDI65%、2,6-TDI35%;2.TDI-80,含 2,4-TDI80%、2,6-TDI20%;3.TDIT00,含 2,4-TDI100%。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臭味。与丙酮、乙醚、二甘醇、四氯化碳、苯、氯苯、煤油、橄榄油混溶。分子量 174.16,熔点 3.5〜5・5°C(TDI-65);11.5〜13・5°C(TDI—80);19.5〜21.5(TDI—100),沸点 251C,相对密度(水=1)1.22,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6.0,饱和蒸气压 3.07Pa(25°C),折射率 1・569,闪点 132.2C(TDI-80),爆炸极限 0.9%〜9.5%(TDI-100,体积比)。主要用途:主要用于有机合成、生产泡沫塑料、涂料和用作化学试剂。危害信息【燃烧和爆炸危险性】可燃,蒸气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或爆炸。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和爆炸。【活性反应】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与胺类、醇、碱类和温水反应剧烈,能引起燃烧或爆炸。加热或燃烧时可分解生成有毒气体。【健康危害】高浓度接触直接损害呼吸道粘膜,发生喘息性支气管炎,可引起肺炎和肺水肿。蒸气和液体对眼有刺激性。部分工人在多次接触本品后产生过敏,以后即使接触极微量,也能引起典型的哮喘发作。对皮肤有致敏性。列入《剧毒化学品目录》。职业接触限值:PC-TW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mg/mQ:0.1(敏);PC-STEL(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mg/m3):0.2(敏)。安全措施【般要求】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具备应急处置知识。密闭操作,防止泄漏,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工作现场禁止吸烟。生产、使用及贮存场所应设置泄漏检测报警仪,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配备两套以上重型防护服。操作人员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耐油橡胶手套。储罐等压力容器和设备应设置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并应装有带压力、液位、温度远传记录和报警功能的安全装置,重点储罐需设置紧急切断装置。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醇类、胺类接触。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甲苯二异氰酸酯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