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说书人苏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说书人》是作家师陀所著的一篇小说,收录在他的《果园城记》中,著有短篇小说集《谷》,长篇小说《结婚》、《马兰》。以下是我整理的 说书人苏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说书人》教案 1、知识目标:了解作者师陀,引发深化阅读其作品的兴趣。 2、技能目标:通过赏析小说细节,概括人物形象。 3、情感目标:体会小说散文化特点,把握作者情感。 说书人的人物形象。 散文化小说的特点。 一课时 一、导入: 大家知不知道,我们扬州除了扬剧这一传统戏曲艺术,还有一种曲艺形式叫“扬州评话”。今日我们就一起走进“说书人”的生活,看看师陀笔下的“说书人”有着怎样的命运。 二、预习检测: 师:大家都已经根据导学案预习过,我们再简单认识下作者及背景。(ppt 展示) 1、作者简介:师陀(19101988),原名王长简,是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与剧作家。1937 年,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谷》因艺术风格独特而获得《大公报》文艺奖金,从而获得了较高的知名度。从 1938 年到 1946 年,历时八年,师陀以笔名“芦焚”完成了他“最得意的短篇结集”——《果园城记》。 2、背景简介:清代末年到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军阀混战,官僚腐败,地主剥削压迫使得穷苦百姓处于贫穷、饥饿、疾病和流离失所的境遇之中,这是一个黑暗的、动荡的社会。作者师陀通过“说书人”这一特别的职业,同时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展开叙述,向我们揭示出在这一阶段底层人悲惨的遭遇。 《说书人》原文阅读 我第一次看见说书人是在这个小城里。 在城隍庙月台下面,他放一张断腿板桌,前面和两旁,放几条板凳。他是个中年人,穿一件蓝布长衫,脸很黄很瘦。他有一把折扇——黑色的扇面已经不见了,一块惊堂木——又叫做醒木,一个收钱用的小笸箩,这便是他的一切。他的声音不高,并且时常咳嗽,但是很清楚,有时候他要学鲁智深大吼,喽啰们吶喊。他用折扇打、刺、砍、劈,说到关节处把惊堂木一拍,听书的每次给他一个或两个制钱。 说书无疑是一种贱业。说书人,一个世人特准的撒谎家!而我却被迷住了。 他从傍晚直说到天黑,一会儿定更炮响过,接着是寺院里的大钟.再接着,鼓楼上的云牌。当这些声音一个跟着一个以它们宏大的为人熟悉的声调响过之后,摊肆全被收去,庙里宁静下来,在黑暗中只有说书人和他的听客。这时候,还有什么是比这更令人感动的?当一切曾使我高兴和苦痛的全随了岁月暗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