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霜降时节的由来及气候特点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是秋天的后一个节气,标志着秋天到冬天的过渡。下面一起来看看为大家整理的霜降季节的由来及气候特点,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霜降的由来 每年阳历 10 月 23 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 210 度时为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消逝的意思,是秋季的最终一个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此时,我国黄河流域已消逝白霜,千里沃野上,一片银色冰晶熠熠闪光,此时树叶枯黄,在落叶了。古籍《二十四节气解》中说:“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可见“霜降”表示天气渐渐变冷,开头降霜。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消逝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消逝的最终一次霜称为“晚霜”或“终霜”。从终霜到初霜的间隔时期,就是无霜期。也有把早霜叫“菊花霜”的,因为此时菊花盛开,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有诗曰:“千树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 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豺狼开头捕获猎物,祭兽,以兽而祭天报本也,方铺而祭秋金之义;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 霜是水气凝成的,水气怎样凝成霜呢?南宋诗人吕本中在《南歌子·旅思》中写道:“驿内侵斜月,溪桥度晚霜。”陆游在《霜月》中写有“枯草霜花白,寒窗月新影。”说明寒霜消逝于秋天晴朗的月夜。秋晚没有云彩,地面上犹如揭了被,散热许多,温度突然下降到 0℃以下,靠地面不多的水汽就会凝聚在溪边、桥间、树叶和泥土上,形成微小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结构疏松。霜,只能在晴天形成,人说“浓霜猛太阳”就是这个道理。 霜降的气候特点 一、西南等地:开头进入少雨期 从 11 月开头,华西秋雨基本结束,从今进入了一年当中的少雨期。西南地区有的地处高原,有的地处盆地、丘陵,天气自然会有些差异。但总的来说,此时的平均气温还没有达到冬季的标准,即不如夏季潮湿,也不像春季干燥,早晚温差也不像春天那样明显,应当说是一年当中天气较为舒适的时段。四川盆地地区,在此期间,气候温柔,田畴青葱,橙黄桔绿。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有诗曰:“千树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树树芙蓉盛开,把富裕的“天府”装扮得更加明丽。 二、西北、东北等地:初冬的天气特点 在 10 月下旬—11 月初,我国的西北、东北等地区,都已呈现出一派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