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音乐德育工作计划_德育工作计划20xx 音乐德育工作计划 1 音乐教育是培育学生的高尚情操、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建立学生正确的审美取向,是初中音乐教育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一名初中音乐老师教育的最终目的。 初中音乐教育其实质是属于德育教育的范畴。国家“音乐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要从人文教育观出发,体现鲜亮的人文精神,以学生的进展为中心,从而使音乐课程的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更加活泼多样。同时,要联系学生个人的成长环境,联系学生的音乐经验,联系学生的生活、情感和文化,吸取人类历史的文化营养。 自从教以来,我就十分重视音乐课中对学生的德育渗透。主要是培育学生的高尚情操、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建立学生正确的审美取向,提高音乐教育的德育教育功能。 一、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魅力 音乐体验是对音乐旋律表述的一种心灵诉说,是人们对音乐欣赏的不断理解,不断挖掘精神领域内涵的结果。学生们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在自己的不断地对外界体验与认识中成长起来的。所以,我在音乐教学中关注学生对音乐体验的德育信息传递,使学生们在音乐体验中塑造健康完美的人格。 现在的初中生独生子女多,单亲家庭子女增多,普遍存在自控能力差,道德概念尚不完整的现象,缺乏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合作意识等,个性化人格缺陷严重。学生们对音乐的体验,参加其中是关键。倾听音乐进行冥思欣赏是学生体验音乐的前提,学习演唱演奏音乐是 体验音乐的载体,而老师语言的磁力性是开启学生体验音乐的接口。所以说,一位语言优美,语音磁性的老师,站在讲台上,行走于课桌间进行的语言描述,娓娓叙事地讲解,同学们就自然而然地凝神倾听音乐。面对每一堂音乐课,我都十分注意声音的柔美性,向同学们讲述一些与命运抗争的音乐家的故事,从而坚定同学们自我塑造的健康人格。 二、培育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初中阶段是学生一生中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初级阶段,教育应当积极围绕着人的进展规律和学生的全面进展上下功夫。现在的初中生大多数缺乏挫折教育,他们习以为常的生活在父母的保护伞下,如何让初中生明辨是非曲直,正确推断人世间的真善美,已成为学校、家庭乃至社会的重中之重。 现在的初中生爱时尚、爱追星、爱谈论心目中的偶像,喜爱流行音乐。那么如何让学生在音乐的旋律中感受真善美,从而辅助性的校正中学生的人生目标,作为音乐教育工,我认为上好音乐欣赏课是一个很好的载体。通过上好每一节音乐欣赏课,包括器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