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3D打印技术医学教育实践应用研究

3D打印技术医学教育实践应用研究_第1页
1/11
3D打印技术医学教育实践应用研究_第2页
2/11
3D打印技术医学教育实践应用研究_第3页
3/11
3D 打印技术医学教育实践应用讨论 医学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技能培训是高等医学教育培育合格毕业生的重要途径。2024 年 6 月《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育改革的意见》当中已经提出要“全面建立以‘5+3’为主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人才培育体系”[1]。因此,如何提高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水平,培育创新型、技能型、应用型等复合人才,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作为讨论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学科,医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标本或模型是必不可少的。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进展,尤其是伦理与成本等因素的限制,可供医学教学使用的大体标本越来越少,经学生解剖练习过后的大体标本也无法重复使用。另外,传统的教学模型也同样存在种类不全、制作死板、结构暴露不清的问题,致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严重影响教学水平的提高[2]。 13D 打印概述 3D 打印是近年来新兴的制造技术,它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采纳金属、高分子塑料、光敏聚合物甚至生物细胞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堆积的方式快速构建 3D 立体模型。从 1986 年CharlesW.Hull 开发了第一台商业 3D 打印机以来[3],人们可以通过3D 打印机方便地生产各种结构复杂、生产难度大并且没有大规模生产需要的产品,这种特性使得 3D 打印技术在包括医学教育等诸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23D 打印教学模型 利用 CT、MRI 获得的真实人体扫描数据,通过 3D 打印技术可制作出人体任意部位高精度 3D 模型,无论是正常人体结构还是病理解剖模型都可以通过影像资料轻松猎取,并将这种高精度的 3D 模型应用在医学教学当中。这不仅能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人体各部位的细微结构和位置关系,还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从被动记忆型向思考型和创新型改变,并且避开了标本中甲醛液对师生健康造成的损害[4]。3D 打印模型可以应用于临床课程的教学并带来良好的效果。KahHeng 等[5]对比了分别使用心血管尸体标本材料、3D 打印模型和尸体标本和 3D 打印模型结合使用进行心血管部位解剖自我指导学习的效果,测试结果显示使用 3D 打印模型的小组测试得分显著高于尸体标本组和两种结合使用的小组,表明 3D 打印模型代替传统标本会给解剖学学习带来一定的益处。而在实践技能操作中,学生借助 3D 打印的操作模型,不仅可以了解到操作部位的解剖结构与位置关系,还可以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有效提高学习效率。Jelliffe 等[6]编写了正常和后凸脊柱患者的胸部 CT 扫描数据,并从中分割...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3D打印技术医学教育实践应用研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