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 1 突出概况 我国是世界上煤与瓦斯突出最严重的国家,1950——1985 年期间,共发生突出 12089 次,强度超过千吨的特大型突出约有 80 次,突出最大强度达 12400t。 35 年来我国突出矿井数n 和突出次数 N 的变化情况如图 1。由图 1 看出,在 1950——1980 的 30 年间,突出矿井数由一个增加到 205 个。1980 年后由于一些地方突出矿井报废,突出矿井略有下降,但仍多达 187 个。年突出次数总趋势也是逐年增加,在 1980 年达最高值,年突出 1151 次,1980年后虽有一定程度减少,但仍保持年突出 500~600 次。在 20 世纪 60年代,尽管突出矿井数有所增加,但由于较广泛地推广应用开采解放层等防突措施,突出次数明显下降。从 20 世纪 70 年代起,由于开采深度加大许多解放层变为突出危险层,且有些解放层变薄为不可采层,所以突出次数又急剧上升。 经调查分析,1986 年和1988 年各次突出的措施执行情况如表 1。 表 1 部分突出局矿防突措施执行情况 由表 1 看出,1986 年有 75.7%的突出是在未实行防突措施的情况下发生的,这基本上反映了我国多年来防突措施的执行情况。尽管在我国《煤矿安全规程》中规定了在突出危险煤层中进行采掘工作要实行防治突出措施,但由于采纳防突局部措施要消耗大量人力和物力,故许多突出矿井往往只实行安全保护措施。1987 年后,由于各级安全领导部门严格要求,并在各次防突出会议上强调要采纳防突技术措施,故不执行措施的情况大有好转。1988年未实行措施发生突出由 1986 年的 75.7%下降为 21.1%。但从表 1 看出,有 78.9%的突出是在实行防突措施情况下发生的,这表明我国防突措施的效果亟待提高。 2 综合防突措施 在突出煤层开采过程中,只有很小的区域或区段才发生突出,在对突出的区域分布性质未认识或无预测突出危险性方法的条件下,要求在突出危险煤层采掘工作中普遍实行防突措施是合理的。但是,这样执行的结果,使防突工作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且由于在原来无突出危险的区域采纳了防突措施,导致了人力和财力的浪费,也严重制约了突出矿井生产的进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突出预测逐渐从讨论阶段进入生产有用阶段,因此,使得有可能把突出预测作为综合防突措施的第一个环节。预测的目的是确定突出危险区域和地点,以便使防突措施更加有的放矢。 综合防突措施的第二个环节是防突措施。即在预测有突出危险的地段,实行防止突出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