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20 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1 昨天上了一节第一单元的复习课——20 以内的退位减法,先根据我自己的备课,我是完全根据书上题目的呈现进行教学的,在备课中,我发现了自己对教材把握的不足,我忽略了本课的重点,在学习减法表上,发现减法表的规律,通过唐老师的指点,我知道了,重点要突出表中的三个重要的规律:竖着看:减号后面的数相同,横着看,减号前面的数相同,斜着看,得数相同。所以这节课我以这张表为开始,慢慢发散题目。在上课的过程中,我发现我的课堂组织还要再抓紧。后来李校长评课的时候,给我的启发很大,因为现在课改之后,课堂应当是学生的课堂,要关注学生的学,而不是仅仅把知识硬塞给孩子,他为我设计了这样一节课:刚开始的时候,可以把 36 道算式都散乱的放在黑板上,让孩子去思考怎样排列才会让别人一眼看出他们的规律。从而引出这节课的重点,为了让我理解,他还举出了例子,比如说二年级姜华老师的认识厘米的课,让孩子自己去制造一把尺子,通过量、比较、突出然后知道厘米的概念,还有六年级的比例尺,也是让孩子把教室里的面画在纸上,但是也是开放的给孩子来探究。我想,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重视学生的学和课堂的开放性。《20 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2 一、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十几减 9 的知识。为了让他们掌握十几减 9 的减法,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学时,我充分利用主题图,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十几减 9 的减法。 二、动手操作,体会破十法和做减想加的算理。学生掌握十几减 9 的计算方法有快有慢,理解有深有浅。为了让那些学有困难的学生理解十几减 9 的算理,我加强了学生的操作活动。如在教学例一时,我设计用两种颜色(10 根红小棒、5 黄小棒),让学生思考:从 15 中去掉 9,该怎么去?学生能很快从 10 根中拿掉 9 根,剩下的1 根和 5 根黄小棒合起来就是 15-9 的结果。通过操作活动,学生能很快理解“破十”的道理,从而达到运用“破十法”计算的目的。 三、鼓舞算法多样化,又教给学生一般的优化的计算方法。学生数学思维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学生计算方法也是参差不齐,有的需要借助直观学具进行计算,有的能“做减想加”来计算。为了使大多数学生通过主动学习,达到义务教育所要求的标准,使大多数学生掌握一般的较优的计算方法,由此在鼓舞学生算法多样化的同时,侧重让学生理解“做减想加”和“破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