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札记 在指导学生阅读《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的第三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简笔画把这段意思画出来(树林减少,裸露土地扩大,树桩遍地皆是,树林成了房子,家具、工具柴烟)不出所料,学生们兴趣盎然,不一会儿,便出了一幅幅生动的简笔画很好的体现了人们无知地肆意砍伐,破坏生态环境和无节制地浪费自然资源。我让学生互相沟通,谈谈自己的创作的意图和感受。 师:同学们,你们画得十分生动,讲得十分精神,但你们认为为这段该怎么读呢? 康诗琪:老师,应该读出那种十分气愤的语气。 师:为什么这么气愤? 康:你想,那么多的绿树被这些人天天砍,月月破,做成各种各样的家具、工具和房子,太气愤了! 师:那你就用气愤的语气读读吧! 康面带生气地朗读。 胡平:老师,我给她提个建议,好吗? 师:喔,想不到你还有更好的建议,说吧。 胡:我认为应该把一间间、一栋栋、应有尽有、各种各样等词读得特别重些,而且我认为也可以读出惋惜的语气。 师:为什么? 胡:你想,这些人破树修房子、做家具不说,他们还修得那么多,家具是要有尽有,工具是多种多样,这得要破多少树呀!还住的、用的就行了,干吗还要破这么多的树,真是太浪费太可惜! 师生一片掌声。 师:你就读一读。 胡满脸惋惜之色,边读边摇着头。 刚读完:咚的一下,一只手高高举起,这不是批判大王冯钦渝么?(平常他最爱鸡蛋里挑骨头,批判别人的观点,所以落了个批判大王的名号。) 我微笑着说:又有什么更高超的东西吗? 冯:老师:我认为读这段应该读出兴奋的语气。 顿时,我和全班同学吃了一惊,又在出风头!不知从哪个角落冒出这么一句。 冯(脸色并没红):你想山坡上那么多树苗,假如只是挡风挡沙,防什么山洪,岂不是浪费。现在人们把它们修成了一栋栋美丽的房子,做成了各种各样的美观适当的家具,人们的生活不是理幸福了吗?那心情当然应该兴奋呀! 一席妙语,令大家暗自心服。不觉为他叫好。 冯钦渝,人们靠树虽然获得了美满的生活,但后来为什么全村都被洪水淹没、冲走了呢?只见一个娇小的姑娘站了起来,原来是谭梦竹。 师:喔,确实。 谭又说道:我认为破是可以用的,但不能破多了,可以边破边栽树吗。 师:冯钦渝同学是站在村民们的角度去理解的,认为他们因幸福生活而兴奋,这是合情合理的,谭梦竹提的建议更是高超,又利用了树木,又保护了资源,真是两全其美。既然你们有自己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