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 相关介绍 清晨,当太阳从漫天红霞中喷薄而出,把万丈金光洒向大地,一种蓬勃向上的激情,就会油然而生。看到这个充满生机的世界,人们不能不热爱和赞美赐予我们生命和力量的万物主宰太阳。 中华民族的先民把自己的祖先炎帝尊为太阳神。而在绚丽多彩的希腊神话中,太阳神被称为阿波罗。他右手握着七弦琴,左手托着象征太阳的金球,让光明普照大地,把温暖送到人间,是万民景仰的神灵。在天文学中,太阳的符号⊙和我们的象形字日十分相似,它象征着宇宙之卵。 太阳的质量相当于地球质量的 33 万多倍,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30 万倍,半径约为 70 万公里,是地球半径的 109 倍多。虽然如此,她在宇宙中也只是一个普通的恒星。 太阳的内部,从里向外,由核反应区、辐射区、对流区三个层次组成。 半径:696295 千米。 质量:1。98910^30 千克 温度:5770℃(表面)1560 万℃(核心) 总辐射功率:3。8310^26 焦耳/秒 平均密度:1。409 克/立方厘米 日地平均距离:1 亿 5 千万千米 年龄:约 50 亿年 到达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能量称为天文太阳辐射量。在地球位于日地平均距离处时,地球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单位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所受到的太阳辐射的全谱总能量,称为太阳常数。太阳常数的常用单位为瓦/米 2。因观测方法和技术不同,得到的太阳常数值不同。世界气象组织(WMO)1981 年公布的太阳常数值是1368 瓦/米 2。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光谱的 99%以上在波长0。15~4。0 微米之间。大约 50%的太阳辐射能量在可见光谱区(波长 0。4~0。76 微米),7%在紫外光谱区(波长 0。4 微米),43%在红外光谱区(波长 0。76 微米),最大能量在波长 0。475 微米处。由于太阳辐射波长较地面和大气辐射波长(约 3~120 微米)小得多,所以通常又称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称地面和大气辐射为长波辐射。太阳活动和日地距离的变化等会引起地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能量的变化。 对于人类来说,光辉的太阳无疑是宇宙中最重要的天体。万物生长靠太阳,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可能有姿态万千的生命现象,当然也不会孕育出作为智能生物的人类。太阳给人们以光明和温暖,它带来了日夜和季节的轮回,左右着地球冷暖的变化,为地球生命提供了各种形式的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