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论语十二章》复习一、文学常识填空1.《论语》是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并称“四书”。共二十篇。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字,时期人,春秋末期的、、,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论语()不亦说乎()不愠()三省吾身()传不习乎()不惑()不逾矩()()不思则罔()不学则殆()一箪食()曲肱而枕()()()好之者()笃志()而近思()()三、通假字1.不亦说乎通,意思是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通,意思是四、古今异义词语1.学而时习之(时,古义:;今义:。习,古义:;今义:)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今义:。三,古义:,今义:)3.温故而知新(古义:;今义:)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今义:。从,古义:;今义:。)5.可以为师矣(古义:;今义:)五、一词多义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2.而:人不知而不愠()可以为师矣()温故而知新()七、词语活用归类3.知:人不知而不愠()4.乐:不亦乐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温故而知新()1.学而时习之()2.吾日三省吾身()3.传不习乎()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5.饭疏食饮水()6.择其善者而从之()7.温故而知新()()六、写出出自文中的成语(至少4个)。(4分)①②③④七、按要求默写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8、阐述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到也是一种乐趣的句子是:,_________?八、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一、子曰:“学而①时②习之,不亦③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④知⑤而不⑥愠,不亦⑦君子乎?”1、解释加点词语:①时②习③说④知⑤而⑥愠⑦君子2、翻译句子:。二、曾子曰:“①吾②日③三④省吾身:⑤为人谋而不⑥忠乎?与朋友交而不⑦信乎?⑧传不习乎?”1、解释加点词语:①吾②日③三④省⑤为⑥忠⑦信⑧传2、翻译句子:三、子曰:“吾十①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②立,四十而不③惑,五十而知④天命,六十而⑤耳顺,七十而⑥从心所欲,不⑦逾⑧矩。”1、解释加点词语:①有②立③惑④天命⑤耳顺⑥从⑦逾⑧矩2、翻译句子:四、子曰:“①温②故而知③新,可④以⑤为师⑥矣。”1、解释加点词语:①温②故③新④以⑤为⑥矣2、翻译句子:五、子曰:“学①而不思则②罔,思而不学则③殆。”1、解释加点词语:①而②罔③殆2、翻译句子:六、子曰:“①贤哉,回也!一②箪食,一③瓢④饮,在陋巷,人不⑤堪()⑥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1、解释加点词语:①贤②箪③瓢④饮⑤堪⑥其2、翻译句子:七、子曰:“知①之者不如②好之者,好之者不如③乐之者。”1、解释加点词语:①之②好③乐2、翻译句子:八、子曰:“①饭②疏食饮③水。曲④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⑤义而富⑥且贵,⑦于我如浮云。”1、解释加点词语:①饭②疏食③水④肱⑤义⑥且⑦于2、翻译句子:九、子曰:“①三人行,必有我师②焉。择其③善者而从之,其④不善者而改之。”1、解释加点词语:①三人②焉③善者④不善者2、翻译句子:十、子在①川上曰:“②逝者如③斯④夫,不⑤舍昼夜。”1、解释加点词语:①川②逝③斯④夫⑤舍2、翻译句子:十一、子曰:“三军可①夺帅也,②匹夫不可夺志也。”1、解释加点词语:①夺②匹夫2、翻译句子:十二、子夏曰:“博学①而②笃志,③切问而④近思,⑤仁在其中矣。”1、解释加点词语:①而②笃③切④近思⑤仁2、翻译句子:参考答案:一、文学常识填空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