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初中读后感 600 字 昆虫记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寓言关于昆虫的杰作。在这本书中,他像是一个科学诗人。换一种说法犹如他用爱在陪伴着昆虫。我在这里给大家带来《昆虫记》初中读后感 600 字,希望大家喜爱! 《昆虫记》初中读后感 600 字 1 《昆虫记》这本书的作者通过认真观察,多次实验,细致描写了各种昆虫的生活习性、繁殖和捕食的方式,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奇异的昆虫世界。 我读完了这本书,感触很深。作者写得生动有趣,读者读得兴趣盎然。 整本书所写的昆虫都使我感到有趣之极。这都要归功于作者的认真观察,细致描写。如: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长着两排十分锐利的像锯齿一样的东西。在这两排尖利的锯齿后面,还生长着一些大牙,一共有三个。“为首的那条松毛虫一面探测,一面稍稍地挖一下泥土,似乎在测定土的性质”等,这些只有认真观察才能写出来。光是认真观察还不够,还要细致描写,读者才能看懂,又如“这小筒的外貌,有点像丝织品,白里略秀一点红,小筒的上面叠着一层层鳞片,就跟屋顶上的瓦片似的”等,这些细致描写,使整本书写得更加生动、具体,引人入胜。 作者写出这些都是因为他认真观察,而我,则是一个不太会观察生活的人,因此,老师叫我写作文时候,我总想不到题材。不过有一次例外,一次去上课的路上,我发现了一队蚂蚁正在搬食物,经过观察我发现,蚂蚁是先把食物切成小块,然后顶在头上,搬回窝里,然后原路回,再搬。这次我虽然认真观察了,但这是对我感兴趣的事。现在我明白了:不能只对我们感兴趣的事认真观察,应该对周围的所有的事认真观察,才能做到无处不文章。瞧,小小的昆虫也蕴含着大学问呢!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认真观察周围的一切,才能了解世界的奇异。 《昆虫记》初中读后感 600 字 2 法布尔是一位法国着名的科普作家,是第一位在自然界中讨论昆虫的科学家,他穷其毕生精力深化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写成了《昆虫记》这部昆虫学巨著。 《昆虫记》的第一个特点是从自己的观察、实践出发,体现了昆虫讨论的科学性。法布尔一生最大的兴趣,尽在于探究生命世界的真面目,发现自然界蕴涵着的科学真理。正因为他热爱真理,所以他撰写《昆虫记》时,一贯“准确记述观察得到的事实,既不添加什么,也不忽略什么”。法布尔为之献身的,正是这种揭示把握“真相真理”的伟大事业。 在法布尔那个时代,讨论动物是蹲在实验室里做解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