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意义》教学设计(精选 3 篇)《比的意义》教学设计范文(精选 3 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我整理的《比的意义》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 46 页—47 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参加、探究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认识比的各部分的名称,学会求比值。 2、在引导学生知识的发现和探究实践中,培育学生观察、比较、分析事物的能力。进展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并从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性。 教学重点: 比的意义。 教学难点: 比和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让学生在创设的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注重“学生编写、整理素材”是课改的一个亮点,它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更贴近生的社会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经验,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我这里的是一节随堂课,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开发了学生的智力。下面是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教学过程: 一、回忆生活素材,导入新课。 师;生活中常常有同学说谁比谁高点,谁比谁矮点。也就是说我们要常常比较数量。 师:我们学习的数学知识有很多是来源于生活。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估算一下,教室前面的黑板长、宽各大约是多少米? 生:长大约是 4 米,宽大约是 3 米。师:你们根据这两个数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生 1:黑板的面积是多少? 生 2:黑板的周长是多少? 生 3:长是宽的几倍?板书:4÷1 生 4:宽是长的几分之几?板书:1÷4 师:长是宽的几倍,宽是长的几分之几是我们以前学过的用除法对黑板的长和宽进行比较,今日,我们要在此基础上,来学习一种新的数学比较方法。(板书:比) [评析]:著名的教育家布鲁纳曾经说过:探究是数学的生命线。导入新课时,老师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采纳教室里的各种素材引入课题,不仅是学生感到数学知识的亲切自然,而且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 二、充分感知,建构意义 1、整理生活素材 师:如长是宽的几倍,除了用 4÷1 来比较,还可以说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