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滕王阁序》教案13-

《滕王阁序》教案13-_第1页
1/9
《滕王阁序》教案13-_第2页
2/9
《滕王阁序》教案13-_第3页
3/9
《滕王阁序》教案 13 课型讲读课时 3 累计课时 3 教学 目的 1、体味文章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炉的特点。分析并学习本文的抒情方式。 2、理解作者交织于内心的希望与失望、追求与痛苦、奋进与失意的复杂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人生观,培育学生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 重点 难点作者情感是如何转折的? 第五段对典故的理解 教学步骤:一、整体把握 问一:快速浏览这三段,找出文中反映王勃情绪变化的一句话。 明确: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即,王勃的情绪是由兴而悲。 问二:想想看,王勃因为什么而兴致高昂呢? 明确:所见之景,宴会盛事 人烟繁盛、祥和富庶的江南 景 秋高气爽、人鸟共乐的山川 兴 事弦歌欢娱、胜友如云的宴乐 二、学习第三段 问三:生读第三段,放《清明上河图》局部、自然风景等图片,猜猜看,这和课文哪句话对应? 问四:请想象“落霞”句,用自己的话描绘你想象的图景,再放图片,和自己想象的比一比,哪一幅更美? 问五:看到如此美景,你的心情如何?王勃又会如何呢?作者有没有直接说出来?用的什么方式来抒情? 明确:融情 请女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韵味来。 三、学习第四段 问六:作者又为何而悲呢? 明确:为自己的失意人生。 问七:作者用什么方式抒情?明确:直抒胸臆 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出感情。然后推举一生读,并说说为什么这么读。 明确:重读“难越”“失路”“萍水”“尽”“他乡”“不见”“何年”等词。这些词表现了作者怀才不遇、孤独失意的心绪。 问八:作者怎样由兴致勃勃想到悲凉身世的? 明确:由宇宙的广漠洪荒,永恒不变,联想到人生的渺小短暂、盛衰无常。触景生情(抒情方式) 望长安目吴会 天高地迥 宇宙无穷南溟深北极远 悲 关山难越萍水相逢 济世无路 报国无门怀帝阍不见奉宣室何年 问九:我们学过的或接触过的诗文中,有没有类似的联想? 明确: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苏轼《前赤壁赋》:“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人生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等,都是用永恒不变的自然与短暂多变的人生相比照,意境博大而悲凉。 请男生读,读出意境来。 老师小结 行文至此,笔锋陡转,由前面的盛赞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转为慨叹人世艰难、仕途崎岖,大发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感慨,与前文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将我们从欣赏美景引到触摸王勃的内心世界,激发我们的思索:是什么...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滕王阁序》教案13-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