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勃朗峰》学习资料《登勃朗峰》学习资料 《登勃朗峰》是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2024 年春季修订版)新选入的课文,下面和我一起来看《登勃朗峰》学习资料,希望有所帮助! 一、作者简介 马克吐温(1835—1910),美国作家,其作品风格以幽默和讽刺为主,既富于独特的个人机智与妙语,又不乏深刻的社会洞察与剖析。代表作品有《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耶历险记》《百万英镑》《竞选州长》等。 二、理解词义 1.翌日:次日。 2.巉峻:险峻陡峭。 3.拾级:逐步登阶。拾,轻步而上。 4.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前后相接,连续不断。 5.轻歌曼舞:轻松愉快的歌声和柔和优美的舞蹈。 6.瞬息万变: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 7.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8.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三、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①):交代我们前往勃朗峰途中的情况。 第二部分(②—⑥):描绘登勃朗峰时的所见所感。 第三部分(⑦—⑩):叙述下勃朗峰遇到的奇人奇事及惊险旅途。 四、问题归纳 1.作者为什么认为乘车骑骡的游客“可怜可悯”? 乘车骑骡的游客暴晒于烈日之下,还不能休息,作者一行人徒步上山,既可在树林中避暑纳凉,又可稍作休息。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前往勃朗峰途中的情况。 路上行人众多,一路都为上坡且相当陡峭,天气灼热难当。 3.第②段,作者从哪些角度来写景?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从视觉角度描绘岩壁峻峭,丘岗葱绿的特点,从听觉角度描绘路途瀑布轰鸣的特点,表现了勃朗峰的山中美不胜收的奇景。 4.第⑤段中“稍作”“顷刻”“突然” 在句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稍作”“顷刻”“突然”等词表明时间之短,形象地表现出了勃朗峰光影斑驳、变幻无穷的情状,勾勒出了一幅光与影变化多端的漂亮图景。 5.“洁白轻薄的云朵……纯洁的天使。”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本题运用比方作用分析法。运用比方的修辞手法,把洁白轻薄的云朵比作身披霓裳羽衣的纯洁天使,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勃朗峰云朵的轻柔纯净的特点。 6.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分析第⑧段的表达效果。 本题运用语言描写作用分析法。运用语言描写,准确细腻地写出了车夫车技的娴熟及狂妄自信的性格,为后文写下山的惊险旅途埋下伏笔。 7.分析“一概不顾”“腾空而起”的表达效果。 本题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