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秋天》(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秋天》(人教版七年级必修)-_第1页
1/8
《秋天》(人教版七年级必修)-_第2页
2/8
《秋天》(人教版七年级必修)-_第3页
3/8
《秋天》(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秋天》教案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初步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做到熟能成诵。感知课文内容,能说出文中描绘了哪些具有秋天特征的景物。 2.过程与方法目标: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通过品味语言、描绘画面、仿写诗歌来体会诗歌的情感。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秋天,赞美秋天,热爱秋天。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2.揣摩、品味优美的语言。 3。有感情的朗读诗文,做到熟读成诵。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 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 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 丹桂飘香,硕果累累,秋有味. 秋天很美,美在一份清亮,一份来自于人间而又远离尘世的清净清远清甜。 老师给学生们展示秋天的风景图片,请学生说说看了图片,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轻松的心情利于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进入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同时也培育了学生的制造性思维、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介绍作者: (2)读课文 1、初读课文,划出文中的生字、词。 丁丁(zhēng)幽谷肥硕(shuò)栖息(qī) 归泊(bó)寥阔(liáo)枯涸(hé) 2、老师范读,学生划出朗读节奏、分辨朗读语气、语调。 3、学生自读与赛读,并在学生中互评,老师给予适当的鼓舞。 设计意图:这样就能使学生入景、入情的感知课文内容。使学生在初步掌握朗读技巧,培育语感的同时,还能够掌握精读的方法、培育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情感得以提升,锻炼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由于本课是自读课,所以更应该强调学生的朗诵。 (3).请同学们给每一节诗的每幅画面各拟一个整齐优美的标题: 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泊图、少女思念图 (4)、分析课文。 第一幅图: 1、这一节诗中哪些词写出了“丰收”? 饱食过稻香的镰刀肥硕的瓜果 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因秋收的丰硕而兴奋的感情,制造出喜悦,松弛,闲静的氛围。 3、认真观察一下这一节诗的用词,它是从哪些感官来写农家丰收的景象? (1)听觉:伐木声 (2)嗅觉:稻香 (3)视觉:肥硕的瓜果 第二幅图: 1、 这一节诗中哪些词语表现了秋天的早晨? 冷雾乌桕叶(落叶)白霜 2、“秋天游戏在渔船上”中的“游戏”一词好在哪里? 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秋天》(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文森传品+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一家传播文化教育的小店,资料丰富,随意挑选。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