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6 教材分析: 《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有关章节改写而成的一篇历史故事,主要写周瑜忌妒诸葛亮的才能,借造箭暗害诸葛亮,结果被诸葛亮用妙计挫败的经过. 教学重点: 《草船借箭》一文是训练学生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本课的训练重点确定为: 1.了解草船借箭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和一步步的进展过程; 2.从草船借箭这件事情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设计理念: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本堂课主要采纳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充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读而思,思而疑,主动参加到探究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学生质疑,初读解疑. 1、《三国演义》是我国著名的历史长篇小说,你知道《三国演义》中的,哪些故事?(学生回答)这些故事你是从哪里知道的?(电视上、书上、多看有益电视,多看书能丰富我们的知识)今日,我们来学习《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神机妙算的一个故事.板书课题:《草船借箭》. 2、老师介绍历史背景: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来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权和刘备联合抗现的时候发生的. 3、学生齐读课题,老师设疑:同学们读了课题以后,想知道什么?(如:谁向谁借箭?为什么要借箭?借到箭没有?)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并自己解决问题. 二、紧扣重点,再次质疑,合作探究. 1、读了课文,谁能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主要讲周瑜由于嫉妒诸葛亮的才能,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 2、通过课文的主要内容,谁能说一说这个故事的前因后果.(学生回答,老师归纳) 前因:诸葛亮很有才能,周瑜很嫉妒,想陷害他. 后果: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阴谋. 3、请同学们根据黑板上的前因后果,还想了解什么问题?(学生回答,老师整理) ① 周瑜怎样陷害诸葛亮? ② 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③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 4、将全班划分成若干个小组,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5、指名学生回答解决什么问题. ① 周瑜怎样陷害诸葛亮? A 三天造十万支箭.(同桌分角色朗读,体会两人的言语态度)周瑜表面客气,内心暗藏杀机,表现了他心胸狭窄,凶狠狡诈;诸葛亮明知周瑜不怀好意,却以大局为重,从容镇定,胸有成竹. B 周瑜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