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过秦论》-教学设计示例-

《过秦论》-教学设计示例-_第1页
1/29
《过秦论》-教学设计示例-_第2页
2/29
《过秦论》-教学设计示例-_第3页
3/29
《过秦论》 教学设计示例(一)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教育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而应学习作者把讨论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2.学习课文从史实对比中引出结论的写作方法;理解课文中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并结合单元知识短文掌握如何在翻译中恰当处理修辞格的知识。 教学设想 1.通过预习指导,使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 2.讲授课文,指出作者政治主张的历史局限时,不必在什么是秦二世而亡的真正原因上旁征博引,同时对文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及史实,也不要过多介绍。可在课外指导学生读点通史或历史故事(如《东周列国志》,虽是小说,但基本事件多见诸其书)。 3.文言文翻译,是本单元主要知识点。在研习新课中要有意识设计必要的讨论题,引导学生用单元知识短文所讲的道理来解决疑难问题,猎取新知识。 4.本文逻辑严密,文辞优美,可利用录音等手段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体会文章气概之磅礴,说理之透彻。在熟读基础上背诵课文的后三段。 教学时数 3 教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1.预习全文,疏通文句,了解大意。 2.学习课文第一段。 导入 新课 毛泽东同志批判了那种割断历史,只懂得希腊,不懂得中国,对于中国昨天和前天的面目漆黑一团 (《改造我们的学习》)的主观主义学风,教导我们要仔细地讨论历史,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日,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为什么要仔细地讨论历史?一句话,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古为今用。对于这个道理,古人很早就懂得。西汉贾谊就说过: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他的史论《过秦论》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写的,通过总结秦不施仁义二世而亡的教训,来讽谏汉朝统治者。虽然由于历史局限,作者不可能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和找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但他针对当时现实而论史的精神今日仍值得我们学习。 预习指导 印发预习提纲,以学生自学为主。 1.关于作者: 贾谊(前 200 前 168),西汉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20 多岁时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死时仅 33 岁。他...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过秦论》-教学设计示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