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导学案 《阿房宫赋》导学案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导学案(答案见教学设计) 一、预习目标 1、 掌握词语读音: 骊山 缦回 囷囷 初霁 媵 嫱 剽掠 鼎铛 俪迤 锱铢 栏槛 2、画出文言知识点,并结合工具书解决。 二、预习内容 1、词语注音: 骊山 缦回 囷囷 初霁 媵 嫱 剽掠 鼎铛 俪迤 锱铢 栏槛 2、作者及背景。 三、提出疑惑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 课文善用丰富的想象、对偶、比方、排比、夸张等修辞方法的特点,并明确它们对突出主题思想的作用。 (2)、掌握“一、爱、取、族”等实词的用法,培育朗读、背诵的能力。 2、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善于从多种角度,具体、生动、细致地描写艺术形象,并在此基础上议论的写作特色。 3、德育目标 通过作者对秦亡原因的阐释,了解本文作者借古讽今、讽时刺世的写作目的,认识封建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民死活、必定导致覆亡的道理。 二、学习过程 1、朗读全文。 2、合作探究 探究一:文言知识点。解释句中知识点,并翻译。 A 词类活用: 1、六王毕,四海一 2、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3、朝 歌夜弦,为秦宫人 4、蜂房水涡 5、辇来于秦 6、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B 古今异义词: 1、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2、燕赵 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3、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4、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C 一词多义 (见课后练习) D 特别句式: 1、戍卒叫,函谷举 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3 灭六国者六 国也,非秦也。 4 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 5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探究二:学生反复读,尝试背诵。 三、反思总结。结合字典,总结本文的文言现象。 四、课堂检测 背诵全文 课后练习与提高 一词多义积累 爱: 1、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爱。) 2、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爱护。) 3、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 4、 晋陶渊明独爱菊( 喜爱。) 一: 1、 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2、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数词。) 3、 黄鹤一去不复返(一旦。) 4、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全,都。) 5、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专一。) 6、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一体。) 取: 1、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夺取。) 2、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提取。) 3、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拿。) 4、 留取丹心照汗青(着,助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