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1.2诗两首 第1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学案

高中语文 1.2诗两首 第1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学案_第1页
1/4
高中语文 1.2诗两首 第1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学案_第2页
2/4
高中语文 1.2诗两首 第1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学案_第3页
3/4
诗两首(课时 1)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设计人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课前预习 · 预习案【学习目标】1.仔细揣摩优美的诗句,品味诗歌语言之美。2.分析意象,品悟意境之美。3.把握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1.品味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的语言美。2.分析情感与语言之间深刻的关系,理解诗歌美。【知识链接】1.作者作品戴望舒(1905—1950),现代诗人,又称“雨巷诗人”。笔名艾昂甫、江思等。浙江杭县(今杭州市余杭区)人。他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意思是说屈原上天人地漫游求索,坐着龙马拉来的车子,前面由月神望舒开路,后面由风神飞廉做跟班。望舒就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美丽温柔,纯洁幽雅。他曾赴法国留学,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人。曾经用过的笔名有南湖、云中鹤。原名徐章垿,为什么改名叫徐志摩呢?因为他小时候特别可爱,清末时长着一个大脑袋,留着一个“猪尾巴”,所以他的父亲就请了 一个名叫志慧的和尚看相,说是将来必成大器。所以 1928 年,他出国时改名“徐志摩”——志慧和尚摸过的。他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著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等。2.文本背景《雨巷》写于 1927 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这种情怀在当时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雨巷》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富于音乐性是《雨巷》的另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诗中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婉转悦耳的乐感。因此叶圣陶称赞这首诗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再别康桥》写于 1928 年 11 月 6 日,署名徐志摩。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之前,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 24 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1.2诗两首 第1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