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学案导学一、学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1、《劝学》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观点的?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点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二、重点文言知识梳理。1、重点实词释义劝学 木直中绳 善假于物 风雨兴焉 不积跬步 功在不舍解析:劝:勉励 中:符合 假:借助 兴:起 跬:半步 功:成功2、 字词解释 (1)通假字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生非异也 (2)词类活用 ① 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② 名词作状语: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③ 名词用作动词: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④ 形容词用作动词: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3.特殊句式(学生口译,教师重点点拨翻译注意点) (l)判断句 ① 青,取之于蓝 ② 冰,水为之 ③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④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⑤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固定格式 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 (3)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三、课堂训练(一)、区别下边各句子里加点的词的用法。(1)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3)A、知明而行无过矣 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B、吾尝终日而思矣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用心 爱心 专心1解析:(1)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两个“于”都是介词,前“于”相当于“从”,后“于”相当于“比”。B、……善假于物也——介词,相当于“向”。(2)A、假舟楫者,非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