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课题: 记念刘和珍君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明确写作背景。 2、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重难点: 1、理清文章思路,深入体会作者的悲情之情。 2、梳理字词,分析内容。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部分(学生活动部分) 个性备课部分 一、了解作者 鲁迅(1881-1936)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历史小说)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热风》《坟》《三闲集》《二心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 《而已集》等 美国作家斯诺与剧作家姚运合写了一副悼念鲁迅的挽联,现上下联各有两字缺漏,请你根据内容用鲁迅的两个文集名补全。 上联: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 呐喊 ) 下联: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 彷徨 ) 二、写作背景 1、 大沽口事件 1926 年 3 月,奉系军阀张作霖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 2、三·一八惨案 3 月 18 日 ,北京的工人、学生、市民五千多人在天安门前举行集会,共产党人李大钊在会上作了演讲。会后,两千多名群众组成请愿团,到段祺瑞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 随后,士兵们又手持大刀、铁棍追杀群众。打死 47 人,伤 200 多人,制造了屠杀爱国民众的“三一八”惨案,死难烈士中就有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杨德群。鲁迅称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惨案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慨,段祺瑞为了推卸罪责,反而污蔑 死难群众是“暴徒”。反动军阀的一些走狗文人如陈西滢等也制造流 言,发表文章,诬蔑爱国学生是“受人利用”,被“民众领 集体备课部分(学生活动部分) 个性备课部分 装订线 袖”(指李大钊等人) 盲目地引入“死地” 。 当噩耗传来的时候,鲁迅无比愤慨,爱国学生被残害,他万分哀痛。他不赞成搞徒手请愿,但是在烈士的血痕中,他看到了希望。此后,他写了好几篇悼念文章,并指出:“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