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计信息化问题及对应措施摘要:会计信息化能够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为管理活动提供信息支持。中国的会计信息化已开展二十多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较多问题,进一步加快会计信息化的进展已成为当务之急。论述了会计信息化的含义,分析了中国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关键词:会计信息化;信息孤岛;数据安全;中国中国的会计信息化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1979 年,财政部对作为第一家试点单位的第一汽车制造厂拨款 500 万元人民币,帮助其在会计工作中应用电子计算机。1981 年 8 月,为了总结第一汽车制造厂在会计工作中应用计算机的情况,在财政部、第一机械工业部和中国会计学会的支持下,由第一汽车制造厂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发起了“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讨论会”,在这次讨论会上提出了“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在 1999年召开的“会计信息化理论专家座谈会”上,专家们认为,随着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进展,会计信息需求的日益增加,“会计电算化”的功能不断拓展和丰富,将“会计电算化”改为“会计信息化”更有利于与国际接轨,有利于推动新形势下会计讨论和进展。至此,“会计信息化”的概念在中国正式被提出。一、会计信息化的含义目前,关于会计信息化的含义有不同的理解。谢诗芬认为,会计信息化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和通讯等),对传统会计模式进行重构,并在重构的现代会计模式上通过深化开发和广泛利用会计信息资源,建立技术与会计高度融合的、开放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以提高会计信息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有用性,促进经济进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何日胜认为,会计信息化是采纳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的会计模型进行重整,并在重整的现代会计基础上,建立信息技术与会计学科高度融合的、充分开放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这种会计信息系统将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网络系统,使业务处理高度自动化,信息高度共享,能够进行主动和实时报告会计信息。它不仅仅是信息技术运用于会计上的变革,它更代表的是一种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相适应的新的会计思想。综上所述,会计信息化是一个现代会计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互相融合并逐渐进展的产物,它引发了对现行会计规则的挑战以及对传统会计理论与方法的整合,并带来了会计观念的更新、会计目标的重新定位、会计对象范围的拓宽、会计管理职能的增强、会计核算程序方法和操作手段的改变等一系列历史性变革。二、中国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中国的会计信息化已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