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继续教育校本培训个人学习总结 作为老师继续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校本培训在适应当前教育改革和进展,是深化我国中小学老师继续教育进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校本培训有利于提高老师实际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中小学老师继续教育观定》明确提出了我国中小学老师继续教育。 性质与目标:“中小学老师继续教育,是指对取得老师资格的中小学在职老师为提高思想政治和业务素养而开展的培训。” 老师参加继续教育“其学习的目的不只是提高自已的学术水平,更主要的是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并直接为教学服务。” 中小学老师继续教育要为实施素养教育服务、直接为教学服务、要体现在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上,决定了继续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灵活性,必须有助于中小学当前的问题解决。 (二)校本培训有利于提高中小学老师参加积极性 由于老师身心进展已经成熟,认知结构达到一定水平,在老师身上显现出来的学习者应是自我发现问题、自我探究、自我解决、不断进取的个体,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具备较强的自我教育能力的自我教育者。利用老师主体经验、发挥主体作用是参学者自我教育和自我进展的前提。事实上,老师在培训机构和培训中心参加继续教育,参学者往往抱着“我是来接受教育的”的被动心理,信息流向主要是“培训者→参学者”,基本没有“参学者→培训者”、“参学者→参学者”的信息沟通与信息沟通,这种信息流向一方面是培训者信息的陈旧和日渐枯竭,另一方面中小学老师自身经验不被重视、老师缺乏主体“外化”实证主体的机会,他们中蕴藏的宝贵的信息资源得不到重视和利用,很容易失去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校本培训的环境有利于形成老师主体意识:培训过程中,第个教研组一个下午不排课,分教研组培训人数少一些,活动效果可能要好一些,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明确老师参加的义务和责任,而且增加了老师的参加机会;同时,老师的经验和问题更容易受到重视和关注,老师参加积极性更强。所以,校本培训有利于提高中小学老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提高中小学老师继续教育质量。 (三)校本培训有利于弥补继续教育资源不足 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广阔老师不可到高校去参加继续教育、去参加社会机构的培训,所以校本培训以学校为阵地,因校制宜、内向挖潜,学校、老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纳适当的方式,选取适合需要的内容,有的.放矢地完成培训任务,是一种机动灵活的培训方式 (四)校本培训有利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