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办实事,修路暖人心 重庆市万州区新田镇东村 4 组,地处羊耳山山区,幅员面积约 9 平方公里,有 146 户 573 人,其中建卡贫困户 23 户,低保户 8户,五保 6 户,共 103 人。村民人均收入,基础设施,总体经济进展状况在整个村组中位列倒数。P12 我 崎岖山路阻进展 P12 我 在修路之前东村 4 组没有一寸公路,到村委会至少需要走两个半小时的崎岖山路。村民辛苦劳作种出来的桃、李、西瓜、梨,由于交通运输不便只能少量销出,大片的水果只能烂在树上,粮食吃不完的都是放在家里长虫烂掉,更有村民在抬猪下山的路上摔伤。由于交通不便,当地经济进展相对滞后,大量的年轻人背井离乡,选择外出务工。眼看着其他村组交通改善,脱贫致富。此时已经 64岁的组长谭孝义心急如焚,自 2024 年他任东村 4 组组长以来,一心为改善村民生活办实事,为当地经济进展想出路,而修路是当地脱贫致富首先必须要迈过的第一道坎。在一代代人眼中,修路是融入骨血里的传承,这不仅仅意味着脚踏平整的土地,更是对外面的世界的一分企盼。P12 我 修路更比行路难 P12 我 常道行路难,修路却更为艰难,在申请筹备阶段就遇到了第一个拦路虎。谭孝义于 2024 年开始申请修建村级道路,刚开始向当地政府提出申请时得到答复是资金不足,尽量找万州区交委协调。谭孝义不轻言放弃,带领村民继续申请。他向政府做出承诺,除政策内的计划调拨资金外,其余资金全部由他本人负责筹集,同时也会做好修路时的土地协调和后期公路维护工作,遇到任何问题都绝不会给政府添麻烦。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从 2024 开始逐级协调,向万州区政府五个相关部门提出申请,终于在 2024 年经过相关部门的调研之后得到批准。在建设过程中,谭孝义又遇到了另一个困难,有因修路被占了耕地的村民拒不配合,施工无法顺利进行。组长谭孝义带头拿出自己的 4 亩多土地用于修路,白天扛着锄头上山修路,晚上就入户上门劝说,苦口婆心地给村民讲修路带来好处:“我们用脚走路,要让子孙后代用车走路。我们生活困难,要让子孙后代享福。”就这样连续上门了五次,组长终于得到了村民的认同。P12我 干部群众齐出力 P12 我 在谭孝义的带领下,干部群众齐出力。没有挖机、铲车等大型机械工具,他们就用锄头、钢钎、大锤、簸箕等工具,一锄一锄地挖,一钢钎一钢钎地撬,一锤一锤地敲,一簸箕一簸箕地抬。玉带绕青山,天堑变坦途,这条从上河坝到羊耳山长达 7 公里的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