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26 识记古代文化常识 高考对古代文化常识的单独命题考察始于大纲卷,到了,课标全国 I 卷、课标全国 II卷都单独设题,考察了“登进士第”“兵部”“庙号”“太子”“(古代男子的)字”等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有关内容;之后这一考点成为了课标全国卷文言文阅读的固定题型,如课标全国 I 卷、课标全国 II 卷、课标全国 III 卷都进行了考察,估计高考仍是考察重点。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波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但高考考察的重点是与重要文学作品有关的内容,一般包括天文历法、地理、官制(中央官制、地方官制、品阶勋爵)、科举、姓名礼俗(冠礼、婚姻、丧葬)、宗法(族、昭、穆,大宗、小宗,亲属,丧服)、宫室、车马、饮食、服饰等。 复习备考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要做到:阅读文言文时,要时时关注有关的文化常识专有名词,通过查字典、找资料等方式识记这些文化常识的详细内容,并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文化常识内容按照一定的分类原则加以整理。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毕背面的题目。刘鸿训,字默承,长山人。万历四十一年,鸿训登第,由庶吉士授编修。神、光二宗相继崩,颁诏朝鲜。甫入境,辽阳陷。朝鲜为造二洋舶,从海道还。沿途收难民,舶重而坏。跳浅沙,入小舟,飘泊三日夜,仅得达登州报命。遭母丧,服阕,进右中允,转左谕德。父丧归。天启六年冬,起少詹事,忤魏忠贤,斥为民。庄烈帝即位,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预机务,遣行人召之。三辞,不允。崇祯元年四月还朝。当是时,忠贤虽败,其党犹盛,言路新进者群起抨击之。诸执政尝与忠贤共事,不敢显为别白。鸿训至,毅然主持,斥杨维垣等,人情大快。而御史袁弘勋等本由维垣辈进,思合谋攻去鸿训,则党人可安也。弘勋诋鸿训使朝鲜,满载貂参而归。锦衣佥事张道濬亦讦攻鸿训,鸿训奏辩。给事中颜继祖言:“鸿训先朝削夺。朝鲜一役,舟败,仅以身免。”帝是之。给事中邓英乃尽发弘勋赃私,且言弘勋以千金贽维垣得御史。帝怒落弘勋职候勘。已而高捷上疏言鸿训斥击奸之维垣等,而不纳孙之獬流涕忠告;谬主焚燬《要典》,以便私党孙慎行进用。帝责以妄言,停其俸。七月,以四川贼平,加鸿训太子太保,进文渊阁。至九月而有改敕书之事。鸿训革职候勘。无何,御史田时震劾鸿训。鸿训数被劾,连章力辩。帝不听,下廷臣议罪。七年五月卒戍所。(选自《明史·刘鸿训传》,有删改)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有关内容的讲解,不对的的一项是( )A.庶吉士是明、清两朝的官名,又称“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