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语文九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中,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经过各种游戏、竞赛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进取性。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得以自由健康的进展。下面是我整理的人教语文九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5 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大家喜爱,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语文九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1 教学方式、方法设想: 课堂教学应采纳品读法、讨论法、点拨法、延伸拓展法等教学方法,注重深化探究,学以致用,除了进行必要的语文基本训练以外,还要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瞻望、攫取、增益、臆测、馈赠、乐此不疲”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勃兰兑斯及其创作成就。 能力目标 1.概述四个场面,三大人群,培育概括提炼,分析归纳的能力。 2.学习通篇为喻进行说理的写作方法。 3.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表达什么意念,肯定或赞扬什么精神。 德育目标 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思考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 教学重点 1.分析概括四个场面,三大人群,培育概括提炼,分析归纳的能力。 2.深化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难点 揣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生命珍爱的情感,及让一生过得有意义的信念和志向。 教学方法 完全开放式语文教学法:1.品读;2.讨论点拨;3.延伸拓展 教具准备 小黑板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沧海横流,名垂青史。古往今来。许多大师用他们的生命和智慧诠释着人生。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萨拉说;“生命是一条漂亮而曲折的幽径。”勃兰克斯把人生比作高塔。我们该如何攀登自己的人生高峰呢?勃兰兑斯的《人生》或许能给我们答案。 二、资料助读 1.作者简历: 勃兰兑斯,丹麦文学批判家,文学史家。出生于犹太血统的商人家庭。在哥本哈根大学攻读法律、哲学、美学,受黑格尔影响较深。大学毕业后,到欧洲各地旅行,在法国结识了泰纳。1871 年回国在哥本哈根大学任教,讲授《十九世纪文学主流》,评论了拿破仑称帝前后到 1848 年法、德、英 6 个主要文学流派的作家。巨著基本上运用泰纳的种族、环境、时代三因素决定论来讨论文学进展史,同时也注重作家的生平和心理状态。1890 年出版,轰动了丹麦思想界,也受到教会的猛烈攻击。重要著作还有 1888 年发表的《波兰印象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