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怎么写_读后感写作指导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于 1926 年写的一篇童年妙趣生活的回忆性散文,此文被收入《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怎么写的呢,我们来看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怎么写 1 暑假期间,利用空闲时间读了《朝花夕拾》,其中我感触最深的便是那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了。这篇文章记录了鲁迅在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所发现的乐趣。 那个荒芜的百草园,生长着各种不知名的杂草和虫蚁鸟兽,而鲁迅却从中发现了无限的乐趣,这有高大的皂荚树,也有矮小的珊瑚珠,还有轻快的叫天子。间或翻开石头,还能发现其中的虫虫蚁蚁,更是增添了无限乐趣。鲁迅在这里发现探求感受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妙,满足了那颗好奇的童心,他置身于百草园中,抛开一切烦扰,尽情感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怎么写 2 星期四,我看了《诵读经典 品味越韵》中的一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诗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主要讲了:屋主寿镜吾是绍师兴城里有名的塾。他 20 岁中秀才,在自己家中设馆授徒,以教书为业。他制定学规,从严治教,每年收学生不超过 8 人。他对学生要求严而有度,待人以宽和为怀。发现有学生不仔细读书,到后院去玩时,他只是大声叫道:“人都到哪里去了?”待到大家陆续的回来时,他也只是瞪几眼,督促大家读书而已。他也备有戒尺,但不常用,学生有违反塾师的也只是在学生手心上轻轻地打记下以示惩戒,不像别的塾师,要把学生的手心拗弯,将手背顶住桌角用力痛打,以示师威。教学之余,他常以读书自娱。每当学生放声朗读课文时,他便吟诵自己心爱的古赋,而且摇头晃脑,显得十分投入,也很有点幽默感。放学时,他会亲自把学生送出大门,站在石桥上观察良久,看学生在路上是否有打闹的情形,直到学生走远,他才放心地踱回书房…… 一切感受都令人回味,以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读起来让人感到亲切,文章表现了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热情,希望能自由自在的玩耍,不希望被父母,家奴管着。 有空时我还要看看《诵读经典 品味越韵》中还有什么有趣的童年乐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怎么写 3 每读完这篇文章,心中总要向往好一会儿,时间也似乎是停留了,停留在了那美好的童年时间…… 这是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写的是鲁迅童年的生活和学习,回忆中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并不是简单的勾勒,却也没有浓浓的笔墨,而是流露着童年的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