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进展观开展财政专项资金审计 以科学进展观开展财政专项资金审计 随着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国家将投入大量的专项资金用于城建、交通等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用于农业和民生等方面的投资。主要包括与三农有关的支农资金、扶贫资金、水利资金、农田建设资金、农村路桥及广电和电力建设资金,与进展生产力有关的科技、教育、技改资金,与人民生活有关的社会保障资金、保障房建设资金、农村卫生院建设资金,与可持续进展有关的环保资金,与地方硬件建设有关的交通建设资金、城建建设资金等。 地方审计机关在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同时,要以科学进展观为主导,主动适应社会各方面对审计的要求,关注财政资金运行、项目实施、政策落实等过程中存 在问题的基础上,揭示未来可实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从审计的角度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促进科学进展,做到多渠道、多途径发挥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一、掌握财政专项资金的相关政策执行和落实情况 审计人员应从宏观着眼,微观入手。一是要深化学习领悟各项专项资金政策的相关文件、预期目标、操作规程,从而掌握如何确保政策有效落实;二是以当地财政部门和资金管理机构为着陆点,编写各种专项资金的立项依据、批准文件、组织机构设置、实施进展、政策覆盖面等情况,通过分析、调查等方法,一方面审查政策是否执行到位,是否符合当地社会自然经济条件和可持续进展的要求,有无虚假申报、盲目申报、少报漏报而忽视社会和谐进展的问题,是否存在没有完全根据文件精神执行国家相关资金政策等问题。另一方面结合当地经济进展水平,延伸相关单位和个人,审查专项资金是否真正落实到实处,是否存在有些项目根本未实施,资金仍滞留财政账户;是否存在已开工的项目,资金不能按工程进度下拨到建设单位,而影响项目建设的进度;是否存在因理解政策偏差而出现资金闲置和部分人群应受益而未受益现象。 二、以专项资金为主线,围绕资金的投入、拨付、使用、管理等主要环节开展审计 ① 在资金投入环节上,要摸清资金的总体规模、结构分布和投向变化情况,检查是否严格按下达的文件计划执行,是否符合当地经济进展战略和人民群众实际需求,进而全面反映和评价政府资金投入的总体情况及现状;②在资金拨付环节上,要监督财政和负责资金安排分配的主管部门,是否根据规定的金额比例进行配套,并及时分配、拨付资金,是否存在地方政府财力不足、资金挪用、延迟拨付、滞留闲置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