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岛内民办幼师福利待遇问题初探内容提要:随着厦门市经济地迅速发展,民办幼儿园也随之蓬勃发展,在区属各类学校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教职工队伍也日益壮大。民办幼儿园承担了我区大量的外来员工子弟教育任务,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呈现出强劲的生命力。它在厦门幼儿教育阶段占有重要作用,为缓解厦门市幼儿教育压力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民办学校劳动关系矛盾也更加复杂和突出,侵犯教职工权益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影响了民办学校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因此,关注民办幼儿园教师这个群体,关注她们的福利待遇社会保障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访谈等方法,对厦门岛内民办幼儿园的教师进行福利待遇的现状进行分析。本文民办幼儿园的发展现状、民办园教师的工资福利保障状况等考察厦门岛内民办幼儿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然后从政府、教育部门、工会等方面提出解决民办幼儿教师的福利待遇问题的策略。关键词:民办幼儿园幼师福利待遇一、背景与现状描述民办幼儿园与公办(即政府办)幼儿园是一个对立的概念。本文所提到的幼儿园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单独或联合举办,利用国家非财政性经费依法设立的,对3~6岁儿童实施正规教育和保育的学前教育机构。其中,并不包括以英语、艺术为特色的一些培训班,也不包括招收3岁以下儿童的托儿所(黄俊,2007年)。这几年,厦门岛内民办幼儿园异军突起,总数竟达公办的三倍多。在社会需求增大的影响下,一些品牌民办幼儿园还在加速连锁扩张步伐。据统计(福建在线网),截至2009年,全国民办幼儿园的总数已达到8.34万所,占全国幼儿园总所数的62.2%,民办幼儿园的教职工数量也高达80.8万人,占全国幼儿园教职工总人数的56.38%,民办教育在整个幼教事业中正日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福建在线消息)目前岛内民办的幼儿园数(思明63所,湖里86所)与公办园数(思明42所,湖里5所)的比例为149:57,相差两倍。厦门岛内思明区民办幼儿园占全区幼儿园总数的71%,而湖里区这一比例更高,湖里区90%以上幼儿园都是民办园。虽然岛内财政经济状况较好,但是公办幼儿园还不能实现全区全岛含盖,还有大量的孩子需要到民办幼儿园就读。由于民办幼儿园是在当初为了满足群众托幼需要,弥补国家幼教经费不足时期,政策鼓励民办筹资兴建而来,许多幼儿园存在硬件不合格软件需加强的状况下。近年来,厦门岛内不少幼儿园年收费逼近或超过万元。但是,面对经营者获取暴利的疑问,经营者却普遍喊“难”。一些政府官员片面夸大民办幼儿园的缺陷,认为创办者是为了“挣钱”,所以在政策上开始挤压民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不但享受不到“民办公助”基本政策,而且在政治待遇、宣传政策、场地使用、教师教育等方面受到不公正对待。目前民办幼儿园大多是“以生养师”,一些较好的品牌幼儿园教师的基本工资在1000元到1200元左右,加上三金和生源奖考核奖,工资普遍为1500元左右一月。而一些民办幼儿园的教师工资只有1000元左右,为了盈利,没和老师签订劳动合同,没有给老师办社保。厦门作为我国最早的五个经济特区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厦门居民家庭收入总体水平较高,厦门居民个人月均收入为2608.32元,家庭年均收入大约为39845.32元,居福建省甚至全国前列,因此,总的来说厦门现已初步步入富裕型小康社会。其次,经济的发展也伴随着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厦门居民个人月收入、家庭年收入差距相当明显(张义祯,2006)。2006年底,厦门市总工会、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三部门联合发文,开展了民办校工会组建与劳动用工及工资情况专项检查,但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落实不够,对民办学校缺乏必要的制约机制,使很多民办学校教师因不具备劳动合同、社会保险金等条件而无法享受到厦门市政府给予的教师节慰问金。劳动时间长,工作压力大。有的民办幼儿园实行教师‘包班制’,一个老师带一个班,这样老师8小时上班时间都要在班里,造成头脑紧张,劳累过度。民办园教师无法也无力拒绝校方指派参与和教学无关的工作,额外工作较多。教师往往身兼数职,成了“万精油”。二、民办幼师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