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的调查报告示例 我在农村进行了“农村中小学教育问题”调查,本次调查以小学和初中的农村老师、学生、家长为主要对象,调查的四个部分分别是:教学问题、老师问题、学生问题、家长问题。 其中以老师问题和学生问题为重点。 一、调查的目的、意义以及调查方法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普遍推行,农村中小学的教育问题更加明显地暴露出来了。 对此老师抱怨、学生抱怨、家长抱怨。 为了找到问题的实质,把握问题的关键,从而向有关部门、有关人士发出呼吁,我进行了“农村中小学教育问题”调查。 本次调查以走访调查及问卷座谈的形式为主,走访了八个中小学,调查了小学生 25 人,初中生 34 人,老师及校长 19 人。 通过调查,了解了农村老师、学生和家长对教育的看法及其总体教育状况,并对中国农村教育的进展方向和模式做了进一步的思考。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1.教学问题 在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已无法满足绝大多数家长和学生对教育的要求,他们要求上高中、上大学。 有 62.5%的家长希望孩子拿到大学以上学历。 在回答升高中的原因时,64.18%的学生选择是因为他们自己喜爱读书,而选择是家长要求的仅为 3.49%。 看来,事实上相当多的学生和家长已经认识到了受教育的重要性。 孩子们是渴望知识的,农村也是需要人才和技术的。 但是从调查情况看,农村中小学教育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公共教育经费短缺,导致办学条件和办学效益差。 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对素养教育不够重视,教学设施简陋,老师队伍教法相对陈旧严重影响着素养教育的实施。 (2)师资队伍不稳定,总体素养不高。 (3)思想观念落后,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调查中没有一个孩子表示将来会回到自己的家乡。 (4)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脱离农村实际,人才培育与农村经济和社会进展不相适应。 2.老师问题 调查发现,相当大数量的老师对生活表示不满意(51.8%)和比较不满意(7.8%),感到压力很大。 我总结了一下,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一)不合理的农村教育编制导致农村老师的工作量很大。 (二)尽管近些年来大力提倡素养教育,积极推动实施着新课程改革,但谁都清楚高考制度不改革,老百姓认可的还是能真正改变孩子命运的考试分数,升学率也就关乎学校生存。 面对动辄“下岗”“走人”的内部管理体制,老师们为了保住“饭碗”,感觉压力很大。 (三)最近几年教育部门出于维护学生权益考虑,对老师限制很多,比如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