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解读: 1. 用人单位考虑:从公布的调查报告信息来看,这个报告似乎倾向于有影响力的高校毕业生。如,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报告显示 77.3%用人单位还是认为就业者存在期望值过高的现象,我认为一方面跟就业者的名校情结有关,以为自己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实际上是,皇帝女儿虽然好,但用人单位怕娶不起。因为养媳妇,不仅仅需要考虑钱,更需要考虑新媳妇与婆婆与家人相处共事的环境,即新进人员的个性与固有的企业文化凹凸差的比重。 2. 就业建议:一方面登陆用人单位网站或通过熟悉的朋友详细了解单位的特点和企业文化,根据自己的个性寻找适当的契合点;一方面要敢于谈必要或适当的待遇,零工资的想法固然是善意,但用人单位往往觉得更难办。 调查报告资料:在接受调查的 2024 届本科毕业生中,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还没有签约的.占 49.81%,不想马上就业的占 15.02%,而没有找到工作的比例为 27.25%。 解读: 1. 用人单位考虑: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还没有签约的占 49.81%,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还没有签约的占 49.81%,这个数字没有明确说明什么意思。在实际就业成功率上,可能要比这个数字低数成。 2. 就业建议:找工作就像谈恋爱,恋爱就是练爱,一见钟情定终生,是幼稚的表现。刚毕业的学生,不妨多制造面试的约会机会,这样至少可以减少怯场、不自信的弱点,提高娴熟得体沟通的技能和技巧。 调查报告资料:截止到 5 月底,在对用人单位的访谈中,有 27.3%(12 个)受访者承认招聘时有性别倾向,而有72.7%(32 个)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招聘时没有明确的性别倾向,但会考虑工作的性质和岗位要求来招收不同的性别。 解读: 1. 用人单位考虑:用人单位用人不考虑性别,那肯定是不实际的。 2. 就业建议:男性就业者多选择基础性、技术性和市场业务工作考虑,熟悉单位环境和市场环境,才是第一重要的,尤其是学管理和法律专业的,尤其要考虑性别的差异。女性就业者,建议一般不要太强调能力,而要在与人接触、言谈举止等方面下功夫。 调查报告资料:课题组依据 16 所大学所在的区域,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四个区间,调查结果显示,东部高校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学生比例为62.43%,中部、西部和东北部高校则依次分别为47.88%、41.73%和 43.39%。 1.用人单位考虑:一般而言,一方面经济活跃地区,新生的就业机会多,另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