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唐诗五首一、读准字音浣女(huàn) 萧萧(xiāo) 猿啸哀(xiào)山居秋暝(mínɡ)潦倒(liáo) 繁霜鬓(shuānɡ)渚清沙白(zhǔ) 锦瑟(sè) 惘然(wǎnɡ)二、一词多义(1)还(2)秋(3)破(4)可(5)流(6)孤(7)穿三、词类活用(1)莲动下渔舟(名词作动词)顺流而下(2)青海长云暗雪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昏暗 , 遮蔽 (3)艰难苦恨繁霜鬓(形容词作动词)增多(4)庄生晓梦迷蝴蝶(名词作动词)做梦四、古今异义 (1)空山新雨后古义:幽静的山。今义:空旷的山。(2)百年多病独登台古义:指一生。今义:一百年。(3)山围故国周遭在古义:旧都。今义: ①历史悠久的国家;②祖国;③故乡。(4)一弦一柱思华年古义:青春年华。今义:青少年时代。(5)望帝春心托杜鹃古义:伤春之心。今义:男女之间相互爱慕的情怀。山居秋暝从军行(之四)登 高石头城锦 瑟 [资料链接]诗家之佛——王维王维(约 701-761),字摩诘,山西太原人。王维的思想,以40 岁左右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早年的王维曾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21 岁举进士,做大乐丞,后由于张九龄罢相等原因,意志逐渐消沉下来,吃斋奉佛。王维的诗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他和诗人孟浩然,继承了东晋诗人陶渊明和南朝诗人谢灵运的诗风,被称为山水田园诗人。王维不仅能诗,而且精通书画和音乐,更甚者,他能将诗画结合得妙绝天成。苏轼评价王维诗画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七绝圣手——王昌龄王昌龄(约 690-约 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之乱时,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草堂诗圣——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市),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出生于“奉儒首官”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处在唐朝由兴盛走向衰落的时代 ,他怀抱着忠君爱国、积极用世的心情,但因仕途失意,遭遇坎坷,又历经祸乱,身受深重的时代苦难,因而能体会和同情人民的疾苦。其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生活,被后世称为“诗史”。在诗歌艺术上,他能够吸取和总结前人的成就,融合众长,兼备诸体,并形成特有的沉郁顿挫的风格。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