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课 诗两首 第 1 课时 《雨巷》【学习目标】1、 了解诗人和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了解自由诗(新诗)的特点。2、 分析新诗的意象,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3、掌握《雨巷》所用的复沓、叠句手法和象征手法。【学习情境】一首好诗就是一曲优美的旋律,叩响我们心灵最脆弱的灵魂,一首好诗就是一幅绝伦的图画,展开我们内心最灿烂的明天。《沁园春.长沙》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是磅礴大气,什么是洒脱悠扬。今天我们赏析戴望舒的《雨巷》(板书:雨巷)。我相信,它一定会把大家带进另一番情境。也许有人不信,那好吧,让我们走进“雨巷”来倾听一下那优美的旋律吧。【知识导学】 1、分别概括《雨巷》每节诗的大意。2、戴望舒是中国象征诗派的代表人物,请查找中国象征诗派的相关资料。3、朗读《雨巷》这首诗,应读出怎样的感情基调?4、《雨巷》中的姑娘是个什么样的形象?【三“点”探究】1、诗歌是依靠形象来传达思想感情的,雨巷是如此的凄清、哀婉,是哪些意象共同组成了这一情境呢?试着来找一下。并从文中找出描述意象的词语。这些意象有怎样的共同点?2、雨巷、丁香姑娘等典型的意象,准确的表达了“忧伤”这种典型情节。那为什么戴望舒这么忧伤呢?他到底要借这首诗表达什么主题?3、陶先生称赞戴望舒的《雨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请谈谈你对此的理解。4、《雨巷》是一首爱情诗吗?请探究分析。【知识运用】1、阅读《雨巷》的开头和结尾两节,完成(1)—(4)题。(一)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二)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1(1)诗一开始用“悠长”“寂寥”的雨巷表明了居住地的________,以细雨表现了________的天气特点。(2)这两节诗在艺术形式上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何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诗人为什么把“逢着”改为“飘过”?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怎样理解“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个意象?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提升】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3)题。寻梦者戴望舒梦会开出花来的,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去求无价的珍宝吧。在青色的大海里,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深藏着金色的贝一枚。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你去航九年的旱海吧,然后你逢到那金色的贝。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