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观”的核心是什么? 9 月 1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习近平出席中央党校2010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并讲话。他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尽心尽力干好工作。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从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等方面完善干部德的评价标准,重点看是否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是否确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是否真抓实干、敢于负责、锐意进取,是否作风正派、清正廉洁、情趣健康。”何谓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习近平同志作出了精辟的概括。正确的世界观,就是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自觉把人生追求和价值目标融入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奋斗之中。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概括起来是两句话: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中国共产党人的事业观,就是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懈奋斗。 “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就共产党人如何看待人生、权力、事业,如何立身、用权、做事,作了系统的回答。“三观”是对党员干部必须树立的思想观念的概括浓缩,世界观标举人生指南,权力观揭示权力本质,事业观蕴含施政方向,相互联系,融为一体。 深入理解“三观”,其思想脉络中,其实贯穿着一条鲜明的红线,那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领导干部人生的最大价值,在于为人民谋幸福。干部权力源于人民,权力使用和运行也要服务人民。共产党人的事业,只能是为了广大人民利益而不懈奋斗的事业。也就是说,要为人民利益奋斗终生、 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为人民努力干事创业。“三观”,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反映了“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理念。不管是从历史还是现实看,“三观”不仅是一个共产党人的人生追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执政党的政治自觉。毛泽东同志强调,“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邓小平同志指出:“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今天,我们正在大力践行“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回顾党的历程,“人民”是政治实践的永恒主题,人民利益是党的奋斗目标和最高价值。 “三观”的提出,也很有现实针对性。近年来,一些党员干部贪污腐化,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