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第5单元 17 原毁学案(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粤教版高中《唐宋散文选读》语文学案

高中语文 第5单元 17 原毁学案(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粤教版高中《唐宋散文选读》语文学案_第1页
1/7
高中语文 第5单元 17 原毁学案(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粤教版高中《唐宋散文选读》语文学案_第2页
2/7
高中语文 第5单元 17 原毁学案(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粤教版高中《唐宋散文选读》语文学案_第3页
3/7
17 原毁一、读准字音 怠(dài) 懼(jù) 舜(Shùn) 懦者(nuò)二、辨识通假(1)强者必说于言(说,同“悦”)(2)恐恐然惟懼其人之有闻也(“懼”同“惧”,害怕)三、一词多义(1)能(2)病(3)闻(4)善(5)修(6)用(7)约(8)其(9)以(10)为(11)乃四、词类活用(1)故人乐为善(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好事)(2)即其新不究其旧(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新的表现、旧的表现)(3)恐恐然惟懼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善事)(4)己未有善(形容词活用作名词,优点)(5)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形容词作动词,擅长)(6)早夜以思(名词作状语,从早晨到夜里)(7)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名词作状语,对外;对内)五、古今异义(1)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古义:有技能的人。今义:指戏曲、曲艺、杂技、影视等演员。(2)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古义:一般人。今义:指大多数人。(3)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表转折的关联词。(4)吾尝试之矣古义:两个词,曾经试验。今义:一个词,试验。六、文言句式(1)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判断句)译文:那些随声附和的人,一定是他的朋友。(2)不然,则其畏也。(判断句)译文:要不,就是害怕他的人。(3)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判断句)译文:能够这样,就算得上是个好人了。(4)强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矣。(状语后置句)译文:强硬的人就一定会说出愤怒的话,懦弱的人就一定面带怒色了。(5)将有作于上者。(状语后置句)译文:打算在朝廷上有所作为的人。 [资料链接]在韩愈生活的中唐时期,朝廷中世袭贵族与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官吏相互排挤倾轧,嫉贤妒能,于人求全责备,于己务求宽容,以致发展成为后来的朋党之争。一般的士人中也存在相互攻讦的情形,才德杰出的人很难不受毁谤。所谓“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韩愈站在中小地主阶级及有德之士一边,为他们鸣不平。希望引起当权者注意,采取措施纠正这股歪风邪气,于是写下了《原毁》。议论性散文议论性散文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它给读者一种富于理性的形象和情感,从而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索和联想的空间。它往往蕴含深邃的哲理,熔情感、哲理、形象于一炉。鉴赏议论性散文,要注重从情中悟理,在理中染情,仔细体会情理交融的艺术特点。议论性散文属于散文,属于文学作品。但是,它和一般性的散文如叙事性散文、写景性散文、抒情性散文有所不同,它的思想内涵是理,是对关于社会、人生等问题的独特思考,其目...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第5单元 17 原毁学案(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粤教版高中《唐宋散文选读》语文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