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紫荆花开得更繁盛 香港回归十周年,从香港到内地,举国同庆。 十年探索,十年风雨,十年实践,香港特区走过了不平凡的时空界限。 从十年前的这一天起,一直到十年后的今天,全世界都始终注视着这颗东方之珠。不为别的,所有的问号就集中投向“一国两制”:这一人类历史上的创举,到底在香港能否成功实践? 香港和内地都在隆重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无数的事实和数据都能证明,香港同胞和国际社会对“一国两制”的信心明显增强,对香港前途的信心和中央政府的信任度均创历史新高,香港正在迈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香港在吸引世界目光的同时,也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英国副首相普雷斯科特 6 月25 日晚在英国外交部举办的香港回归 10 周年招待会上就明确表示,香港 10 年来的发展表明,“一国两制”运作非常好。 在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的日子里,我更关注与香港有关的几个特殊人物发出的声音。从他们各自的反应,以及将他们反应的相互比照之后,得出的结论将更加令人信服。 那位号称“铁娘子”、中英有关香港问题的谈判起过关键性作用、第一次就香港问题来京会谈后从人民大会堂出来摔了著名一跤的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一定忘不了香港。 果然,香港回归 10 周年前夕,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回顾了就香港问题与中方进行的谈判。这是撒切尔夫人第一次公开谈及此事,也是她 5 年来首次接受媒体采访。 “我只想把香港留在英国的治下”。撒切尔回忆道:“但这不可能。于是我想到了邓先生的‘一国两制’,这为保持香港的独特性提供了机会。”“‘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早在我们谈判前就提出来了,是中国方面解决台湾问题的思路。”结果首先用在香港问题上。对于她的谈判对手,撒切尔夫人评价说:“我赞赏邓小平的智慧。” 撒切尔夫人这几句话虽然不咸不淡,但至少对香港没有负面的说辞。 末代港督彭定康也一定忘不了香港。 日前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认为香港在回归后的 10 年里非常成功。香港成功地摆脱了两大严重的威胁。第一是非典。第二是亚洲金融危机。香港人民成功地克服了这两大困难。经济发展得也很好。‘一国两制’成功地得到了实现。” 还有回归前和回归后都担任过香港政务司司长的陈方安生,辞职后发表的一些有关香港的言论,一直倍受瞩目。日前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肯定了香港回归这十年。她说,“政治转型进行得很顺利。大陆没有吞掉香港,解放军也不(像人们害怕的那样)遍地都是。香港还是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