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读书不经意的美好 一群人在一起畅饮,我突然就说起了工作中遇到的苦。大家打着哈哈,说着廉价的安慰话,然后,将话题转移到了另外一个愉快的频道上。我恍然惊觉在座的其实并没有能真正体味我内心的苦。彼时的我,恰像失去了阿毛的祥林嫂,心酸地诉说不幸却遇到冷漠的耳朵。但让我没想到的是,在回家的路上,竟然接到一位先生发来的短信,在一番真诚的劝慰之后,他居然写道:“没关系,有我呢!”不可阻遏地,我心中生出了深深的感动。后来又见到那位先生时,我说我十分感激他能发给我一条那样的短信,他听后十分懵懂地对我说:“我真发过那样的短信给你?”我只是暖暖地笑。他可以怀疑自己的真诚,我却牢牢攥住了那份真诚。我知道这世上有人会借助酒精不经意地流露他们连自己都始料未及的美好。微感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赏读:孔子说:“一个军队的主帅可能被夺去,但一个普通人的志向不可能被强行改变。”这句话,两千五百多年来不知道激励了多少的中华儿女,使他们堂堂正正地挺立在人世间,也成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赏读:松柏傲寒而屹立,多么像在乱世和逆境中保持崇高尊严和气节的人啊!古人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赞美它们经冬不凋的品质,也就是赞美那些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坚持真理、守卫正义的人们。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赏读: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要帮助全天下的人。此句如孔子所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一样,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座右铭,成为最强有力的心理武器,既对他人,也对这个世界,更对自身。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 赏读:莲从污泥中生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中洗涤却不妖媚。比喻君子洁身自好,高洁傲岸,既不与污浊的世俗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傲。一、作者视窗朱光潜(1897~1986),笔名孟实、盟石。安徽桐城人。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朱光潜是北京大学一级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外国文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编著有《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