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课 清兵卫与葫芦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兴趣是求知的原动力,是智慧的触发器,是才能的增长点,是成功的奠基石。古今中外,很多人在兴趣的指引下走向了成功,可是,也有很多人的兴趣被家长、老师或者社会给扼杀了。日本作家志贺直哉的小说《清兵卫与葫芦》就叙写了这样一个悲剧故事。主要事件是清兵卫赏玩葫芦,课堂上教员没收葫芦,教员家访父亲砸葫芦。清兵卫对葫芦的爱好被扼杀后,又热衷于绘画了,可他的这一新的爱好能守住吗?在纷繁复杂、追求利益的现代社会,人们也许太重视物质上的追求和满足,而忽视了精神的充实和探索。很多人舍得为自己的父母花钱买很多高档物品,却舍不得每天陪父母聊聊天;很多父母整天忙于挣钱,却没时间陪孩子好好谈谈心。殊不知,真正的幸福与物质无关,真正的幸福也绝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在桥边》表面上看是说爱情,而深层则是对德国战后重建中偏重物质而缺乏精神关怀这一问题以及小人物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的精神状态的思考,同时更是一种在不重视精神的时代氛围中保持个人精神追求的象征。 本单元所选文本并非典型的情节型小说,而是两篇从各个角度而言均有较高艺术造诣的作品。因此,要注意分析和体会在这类作品中,情节因素是如何发挥其作用的;理解故事与情节、情节与细节的关系,认识情节生发的途径及效果,在阅读和写作中增强对细节的敏感。第 9 课 清兵卫与葫芦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1.葫芦(hú) 2.茶卤(lǔ)3.呵叱(chì) 4.橘子(jú)5.薪水(xīn) 6.槌子(chuí)7.隐瞒(mán)(二)多音字1.铺 2.拾3.劲二、写准字形1. 2.3. 4.5. 6. 7. 8.三、用准词语1.干涉 干预例 句 (1)外交部发言人洪磊 2 日表示,香港政制发展是中国的内政,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任何外国以任何方式干涉。(2)推进省级院以下检察机关人财物管理改革,有利于市、县级检察机关更好地行使检察监督权,减少地方政府干预。辨析 干涉:①过问或制止,多指不应该管而硬管;②关涉、关联。例如:两者毫无干涉。“干涉”带有强硬、非法的味道,是对被干涉者的不尊重。情感色彩是贬义的。干预:过问(别人的事)。“干预”中性,有合理的参与意义。例如:事涉隐私,不便干预。2.厉害 利害例 句 (1)MH17 坠机事件发生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纷纷将矛头指向俄罗斯,欧盟对俄制裁愈发厉害。(2)中央高层纪委官员通过网络直陈反腐利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