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笆行》学习目标1、了解白居易其人和古体诗有关知识。2、梳理文言基础知识。重点难点1.解题、了解作者、积累字词及本诗名句,学会古诗诵读。2.整体把握全诗,理清思路,掌握主要内容。方 法诵读和讨论内容部分一、探知部分(学生独立完成) 【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中唐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与元稹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 60 首,与杜甫的“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同为著名的诗史。其诗善于叙述,语言浅显明畅,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2、文体常识:“歌”是诗歌的一种形式 。原指可唱的韵文,到了唐代,“歌”的原意已变,指与近体诗相对的古体诗的一种形式。“歌”在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方面没有严格限制,比较自由。“行”也是诗歌的一种形式,与“歌”没有严格的区别。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行”的很多 。“歌”“行”一般都有叙事的内容,如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等, 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或杂言的古体,其音节、格律一般 都较自由。3、背景:《琵琶行》是他被贬为江州司马后的第二年秋天写的。元和三年,白居易任“谏官”;五年,调京兆府户曹参军;九年,接太子左赞善大夫;十年,宰相武元衡被刺死,白居易首先上疏,急请捕“贼”。朝廷深恶其僭越言事,诬其“浮华无行”、“甚伤名教”,贬为江州司马。【基础演练】 一.预习部分(一)注音铮( )铮然 贾( )人 悯( )然 转徙( ) 荻( )花 霓( )裳 琴( )瑟( )琵( )琶( 教 师或学生课堂随笔、后记等。 ) 钿( )头呕( )哑( )嘲( )哳( ) 六幺( ) 二、研究部分(小组合作、展示交流、师生或生生评价) 1、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黑字的意义:感斯人言 ( ) 凡六百一十六言( ) 东船西舫悄无言( ) 自言本是京城女( )转徙于江湖间 ( ) 转轴拨弦三两声( )却坐促弦弦转急( )因为长句 ( ) 初为霓裳后六幺( )为君翻作《琵琶行》( )商人重利轻别离( ) 铁骑突出刀枪鸣( )整顿衣裳起敛容( )2、.翻译下面的句子a.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译文: b.转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