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自主学习】1、注音庐冢(zhǒng) 窈 (yǎo) 然 瑰(guī) 怪 相 (x iàng) 之2、古今异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求学的人;今义:专门研究学问的人)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古义:等到到了;今义:表示另外提起一件事)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古义:非同平常,不同平常;今义:特别、很)于是余有叹焉 (古义:对这件事;今义:表示顺承的连同)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的原因;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3、一词多义其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他们,指“古之人”)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自己,指作者本人)独其为文犹可识(代词,它的)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指示代词,那些)其孰能讥之乎(语气副词,表反诘)文独其为文犹可识(文字)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夫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代词,这)夫夷以近,则游者众(用在句子的开头,表示议论或叙述的开端)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助词,表感叹,相当于“啊”“了”)1以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介词.因为)余与四人拥火以人(相当于“而”,表修饰关系)夫夷以近,则游者众(相当于“而”,表并列)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相当于“而”,表目的)于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介词,对于)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介词,在)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介词,到)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介词,可以不译)于是余有叹焉(介词,对)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动词,观看、观察)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名词,看到的景物)名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动词,命名)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动词,识其本名)道有碑仆道(名词,道路)何可胜道也哉(动词,说)为独其为文犹叫识,曰“花山”(动词,有)于人为可讥(动词,是)常非常之观(形容词,平常、寻常)常在于险远(副词,常常)然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2然视其左右(连词,然而)4、词类活用始舍于其址(名词用作动词,筑舍定居)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名词用作动词,弄错)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词用作动词,命名)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名词用作动词,命名)常在于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峻遥远的地方)火尚足以明也(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则其至又加少矣(动词用作名词,到的人)5、文言句式(I)判断句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者,……也”表判断)今言“华”如“华实”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