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养老现状调研报告调研报告 我县属偏远山区,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县,全县人口56.4 万人,城镇人口 8.5 万人,农村人口占 83%,全县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 5.518 万人,占全县人口 9.9%。由此可见,我县目前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赡养矛盾也日益突出,农村社会养老已成为政府面前一个重大社会现实问题。一、农村社会家庭养老现状我县农村社会养老分为两种形式,一是集中供养,县内各乡街道办事处建有光荣院、老年公寓、福利院、敬老院、五保之家37 所,供养老人 1480 人;二是分散供养,以传统家庭养老为主。20XX 年 4 月,我们深化茨岩塘镇进行调研,通过调查,子女孝顺老人基本上能履行赡养义务的占 60%;赡养问题上争争吵吵有分歧、有矛盾的或尽赡养义务有困难的占 30%;不尽赡养老人义务的占 8%;因赡养问题引起纠纷,告状诉讼的有 2 人。上述情况说明,政府组织办光荣院、福利院、敬老院、五保之家养老有限,满足不了社会老人需求;“养儿防老”已难适应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障需要。二、农村家庭养老存在问题的原因我们通过调查了和解,造成农村家庭养老存在问题主要原因是:一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青年人结婚后与父母分居,另立门户已成为普遍现象,赡养老人意识逐渐淡薄;二是随着农村产业结构和商品经济的进展,土地不再是维系家庭的主要生产关系,一些青壮年常年在外打工,给身在农村的老年父母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三是随着人类寿命延长,独生子女通婚,造成一对夫妇上养四个老人,下养一个孩子的家庭单元结构,使家庭经济上难以负担,生活照料、精神抚慰更难以顾及。三、解决农村家庭养老存在问题的对策解决农村家庭养老之忧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建议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得到了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但是我们还应看到,农村社会家庭养老工作任务艰巨,我们必须仔细加以对待和实行以下对策。一是要维护家庭养老功能,以法保障老人权益。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健康水平的提高,老龄社会的迅速到来,家庭养老功能也在不断弱化。因此,要加快社会养老制度建设的步伐。我国是一个几千年的文明古国,家庭养老永远是社会养老一个不可低估和取代的补充。所以,社会保障网络未健全之前,仍应要维护家庭养老功能,要通过加强道德教育,五好文明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思想上建立起尊老敬长的良好习惯,对无理不尽赡养义务,老人的案件,要依法予以惩处,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