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现状与改革思路综述摘要:经过改革开放 30 年的进展,我国农村金融体系趋于完善,形成了以正规性金融为主导、非正规金融为补充的金融体系,但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要在政府的支持下加快农村金融改革步伐,为我国农村经济进展打好基础。关键词:农村金融现状改革思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城乡差距大、农民收入低等问题依旧存在,农村经济需要进一步进展。农村经济的进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从某种程度上说,有什么样的农村金融就会有什么样的农村经济。因此,进一步深化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是进展农村经济的必要前提。一、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1、我国农村金融体系趋于完善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进展,我国农村金融体系逐步成长、趋于完善,形成了以正规性金融为主导非正规金融为补充的金融体系,共同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展服务。(1)正规金融机构。①中国农业银行。农业银行于 1979 年重建,其初衷是为了支持农业生产和农产品销售,既经营商业性业务,又经营政策性业务。农行的业务基本与农业农户无直接关系,其贷款的绝大部分都投入了国有农业经营机构(如粮食局和供销社)和乡镇工业企业,且从 20 世纪 80 年代起就一直进行着商业化改革。②中国农业进展银行。中国农业进展银行是 1994 年成立的一家政策性银行,其建立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为实现农村政策性金融与商业相分离的重大举措。农发行的业务也不直接涉及农业农户,其主要任务是承担国家规定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并代理财政性支农资金的拨付。③农村信用合作社。它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唯一一个与农业农户具有直接业务往来的金融机构,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向农村和农业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核心力量。目前,农信社是全国法人机构最多、从业人员最多、城乡分布最为广泛的金融机构。④农村邮政储蓄。农村邮政储蓄机构原来只吸收储蓄,再把储蓄资金转存入中央银行,以转存利率与吸储利率差额作为其收益来源。2024年 8 月后这一资金运行格局有所改变,直到 2024 年正式成立邮政储蓄银行,开展存贷业务。(2)农村非正规金融。农村非正规金融是指农村中非法定的金融机构所提供的间接融资以及农户之间或农户与农村企业主之间的直接融资。我国的非正规金融包括已关闭的农村信用合作基金会和各种民间金融。我国的民间金融主要有三种形式:①无组织无机构的个人借贷和企业融资(如企业相互融资、企业非法集资等)。②有组织无机构的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