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 城市化的迅速进展必定带来大量农民从农村进入城市寻找生计现象,然而再为城市制造财宝,付出劳力的同时,他们却依旧生活在城市的“边缘”——以农民的身份在城市中做着工人的工作,并未得到正式的工人的待遇和地位。因此,借暑假时间,我进行了一项农民工生活现状的调查,希望能够了解他们的真实情况。 二. 调查对象:东莞农民工群体 三. 调查方式:走访、问卷调查、资料查找等 四. 调查地点:东莞各城乡结合部,工业区 五.现象与分析: 1.大量农民工仍积极进入东莞 据网络资料显示,广东省东莞市全市人口近 154 万,其中外来人口人数高达 458 万,但从当地各政府部门实际统计,外来务工人员总数早已超过 600 万大关。虽受近来的内地城市化影响,东莞的外来人口比例依旧居高不下。 笔者对多家农民工家庭走访后发现,目前在东莞各工业区工作的农民工大多来自四川、湖南等省份的农村,且大多数受访者表示其村中年青劳力近七成选择在大城市中打工。 2.收入情况 据国家统计局八月启动的调查数据显示,尽管国家对农民减少了各项收费,减轻了农民负担,但是大多农民依旧选取外出务工经商,生活状况依旧十分辛苦。据了解农民工进城务工经商的平均收入为 1000 元,一半以上的农民月收入在 800 元以下,只有一成超过 1500 元,男性农民工收入为 1070 元,女性农民工收入为 780 元,农民工收入普遍没有城市居民高,他们从事的多是技术含量低,工资水平低的职业,他们的收入水平没有随我国经济的进展而明显提高。 究其原因:①自身素养和能力使其大多在酬劳较低的产业部门就业,如制造业,居民服务业,建筑业等所需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由于农民工受技术限制,工资水平偏低。②社会不太健全的制度使得农民工就业受到不公平待遇,从而阻碍个工资水平的'提高。 3.权益保障问题 受访者表示,他们的工作时间大多是每日 8 至 10 小时,超过四成受访者表示曾经每日工作超过 12 小时,这与他们的工资完全不成比例。究其原因主要是某些私营、个体业主追求高产量,高效益,而工人也为了挣更多钱主动拖长工作时间。 他们工作之余的主要娱乐方式仅为看电视,睡觉等,几乎没有其他的娱乐活动。然而农民工不仅是物质财宝的制造者,也是文化财宝的制造者和文化财宝的制造者。农民工的文化权益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关注。政府应该积极营造一个适合农民工消费的文化娱乐环境。 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全国农...